第C3版:生活常州

经开区:智能电机聚势,卡位机器人赛道

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风起云涌的今天,常州经开区凭借深厚的智能电机产业基础,形成以祥明智能动力、运控电子、雷利电机等企业为代表的产业集群。这些企业聚焦微特电机、伺服系统、减速机等核心部件,正以“高精尖”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深度参与机器人产业链分工,加速经开区机电产业卡位机器人赛道。

企业创新:核心技术掘金机器人市场

在曼多林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正对减速机齿轮精度进行测试。人形机器人领域,九成产品需要装配减速机。“你们看到了机器人拿取东西,关节腔内传出几乎不可闻的蜂鸣,那是微型行星减速机在以200:1的减速比消解着伺服电机的躁动。”技术人员介绍,企业生产的集成化的伺服减速机已经能做到即时响应。

去年7月,常州祥明智能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BorgRoid株式会社、深圳市盛元信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在常州共同投资成立了常州祥翰具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祥明智能为全球客户提供“电机+”定制化技术解决方案;日本公司汇聚了日本机器人行业的专家资源,两者携手共同推进“机器人关节运动模组技术开发”项目。

在鼎智智能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一台搭载8毫米微型空心杯电机的人形机器人正以毫秒级响应完成“握拳”“剪刀手”等精细动作。这枚由鼎智科技研发的“灵巧手”驱动核心,不仅斩获“2024年人形机器人领域最具价值零部件”殊荣,清明节前还在智元机器人首届供应商大会上被授予“优秀合作伙伴奖”,成为常州经开区智能电机产业卡位机器人赛道的生动注脚。

政策赋能:形成土地、人才、金融等优质营商生态

据了解,常州经开区为电机产业发展不断撮合各类资源——创新“无权源集体土地合规确权—土地入市—企业竞拍”模式,为企业解决用地难题,释放产业空间。人才支撑计划累计对接企业400余家,解决引才需求超百项。设立产业基金5亿元,重点围绕常州经开区的产业发展战略,撬动社会资本聚焦经开区高成长性产业链。

在科技招商活动中,鼎智科技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合作,将结构超滑技术引入电机设计,使电机寿命提升30%以上;得知有的企业产业链伙伴面临无地可落的现状,招商部门联动板块在两周内做出了招商蓝宝书,从厂房选址到政策匹配全程护航,并成功将两家电机核心配套企业引入轨道交通产业园,形成“两公里产业生态圈”。

“优质的营商生态,让我们能沉下心专注于技术创新,未来我们不仅要做好机器人的‘核心’,更要成为智能时代产业升级的‘支点’。”鼎智科技负责人道出了经开区企业的共同愿景。

瞄准一个领域深耕,做自己擅长的事,这是经开区电机企业的基调。“我们不是在追赶风口,而是用半个世纪的产业积淀,锻造机器人时代的经开方案。”常州经开区经发局副局长李滨说。如今,区域内通过数字化转型和产业链协同创新,助力产业能级跃升。数据显示,2024年,全区智能电机规上企业产值突破148亿元,同比增长7.7%,目标至2027年,形成300亿元产值。

当全球机器人产业进入“硬核创新”的新纪元,常州经开区正以精密电机为支点,撬动一个产业集群的崛起。“我们要依托电机产业集聚优势全力卡位人形机器人新赛道。”常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丁一说。常景轩 陆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