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要闻/社评

推动建设“品质江苏”,六大行动21条举措来了

4月29日,江苏省政府召开《“品质江苏”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行动方案》提出开展六大行动、推进21条具体举措,聚焦群众需求,重点侧重产品、服务、工程三大质量,同时补充消费、安全等内容。具体举措如下:

第一,质量提升行动。包括:一体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县;推动产品质量提档升级。深入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力争全省制造业产品、消费品质量合格率均达到95%以上;增加优质服务供给。研究制定支持首发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全年培育50个夜间消费集聚商圈(步行街),拓展首发首秀首展首店、夜娱夜游夜购夜食夜健等消费场景。扩大健康、养老、育幼、家政、体育等服务消费供给,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力争全省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达到83分以上;提升江苏工程品质。

第二,品牌创建行动。包括:打造江苏品牌矩阵。聚焦重点领域,打造一批中国消费名品。完善“江苏精品”评价认证和标识管理等机制,新认定“江苏精品”200个左右。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提升“苏字号”农业品牌综合实力。推进中华老字号“一企一策”“一品一策”专项行动,打造一批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引领性的老字号品牌。开展“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深化“江苏优品行全球”活动,大力培育出口品牌;加强品牌宣传保护。

第三,技术赋能行动。包括:增强质量发展新动能;实施计量强基工程;发挥标准引领作用;优化质量认证和检验检测供给;加强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

第四,安全守护行动。包括:强化食品安全综合治理。修订《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支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推动质量分等分级。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实现“百姓点题、靶向抽样”。完善苏米产品从种植到销售全程质量追溯系统,建立质量随机抽检机制;提升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加强临床试验机构监督检查。对疫苗在产企业实施不定期督查、GMP符合性检查、派驻检查。对药品跨省委托生产、多点委托生产等新业态加强抽检、检测以及信息共享,对委托生产医疗器械按照分级监管要求实施监管;探索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全链条治理。建立缺陷消费品信息共享与协作处置机制,组织电商平台开展产品安全与召回自愿性承诺活动;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构建“江苏优选”电梯标准和制造体系,成立江苏电梯标准化联盟,推出1—2项江苏特色标准,开展5000台以上住宅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及隐患整治,更新电梯(整机或零部件)1万台。

第五,放心消费行动。包括: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培育一批放心消费商店、网店、直播间、餐饮店等基础单元及放心消费市场、商圈、景区等集聚区。深入开展“苏新消费”活动,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覆盖范围。鼓励实体店承诺无理由退换货,发展线下无理由退换货承诺单位8000家以上;整治消费领域突出问题。编制电商产业园区合规管理指引,加强虚假宣传、虚假广告、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整治,推进直播营销“一件事”全链条治理。对消费热点行业或投诉相对集中领域开展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专项整治。推动“一秤一码”监管及集贸市场电子计价秤“六统一”管理;提升消费维权工作效能。推动平台型、总部型、连锁型等大型企业健全消费纠纷解决体系,引导其加入消费纠纷在线解决机制。依法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推进消费纠纷先行和解激励。聚焦旅游景区消费、新兴数字消费等领域,运用约谈、劝谕、信息公示、揭露批评、移送执法机关、支持起诉等方式推动消费问题解决。深化牟利性投诉举报联合治理,着力规范职业索赔、严厉打击恶意索赔。

第六,质量共治行动。包括:加强质量文化传播推广;强化质量教育和人才培养。推进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质量管理工程专业2025年首次在江苏开考;健全质量多元治理机制。发挥省质量发展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作用,将“品质江苏”建设与消费提振、城市改造、产业升级等工作协同推进,加大对质量品牌培育、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深入开展全民质量行动,营造“品质江苏”建设良好氛围。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