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关注

欢迎学姐回家,我们也想“上天”

东南大学学子迎接校友王浩泽凯旋

东南大学师生坐在教室里,迎接学姐回家

“王浩泽学姐您好,我是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的学妹,欢迎回家!欢迎学姐回家,我们也想‘上天’!”4月30日,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和九龙湖校区的学子早早坐在教室里,一起迎接学姐、神舟十九号航天员王浩泽回家。当返回舱落地,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通讯员 孙艳 吴涵玉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楠/文 王玉秋晨/摄

期待她回母校讲述太空经历

王浩泽是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2008级本科生、2012级研究生,太空出差6个月,主导完成了数十项科学实验。

“回家的感觉真好,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出舱后,王浩泽状态很好,向大家挥手。“此刻,我就身处在我们祖国大地之上,我最想说的就是,祖国母亲,您远行的儿女回来了!”

“欢迎回家,辛苦了!”听到王浩泽的落地感言,她的本科班主任、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郑晓红哽咽了。“虽然好多年没有见过王浩泽,但是能够完成这么艰巨的任务,我为她自豪。也期待她能够回到母校,为全校师生讲述太空经历。”

蹲在屏幕前连眼睛都不敢眨

“欢迎学姐回家!”王浩泽的感言,也感染了在场的东大学子。

“今天全程见证了神舟十九号顺利返程,非常激动。从飞船进入大气层那刻起,我就蹲在屏幕前连眼睛都不敢眨,听着指挥中心噼里啪啦敲键盘报数据,好像自己就站在控制台旁边似的。”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夏忠玉和学姐王浩泽是同一个专业,当看到王浩泽学姐和另外两位航天员健康、从容地走出舱门,她真切体会到何为“为国出征,使命必达”。

“王浩泽学姐踏上九天之上、肩负国家重托,不仅是学姐个人的荣耀,也是我们东南大学的骄傲,更是我们所有能环人的骄傲。”夏忠玉说:“我会以王浩泽学姐为榜样,脚踏实地、锐意进取,以航天精神为帆,以实验室为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持续深耕,为祖国的绿色发展和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东大为航天事业注入力量

在东风着陆场附近的观测区,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青年教师许波、巩峰近距离感受到这激动人心的时刻,见证校友王浩泽完成中国首位女性航天飞行工程师的太空“差旅”。

许波作为王浩泽的本硕同学,激动地说:“王浩泽是我的榜样,她的经历鼓舞着我,用‘航天匠心’为科研注入永恒动力。”

据悉,东南大学科研力量与中国航天事业深度耦合。许波负责的空间站工程空间应用系统首批流体物理实验项目冷凝强化实验模块随天舟七号货运飞船(2024年1月)顺利进入空间站,其研究成果为高效、可靠、轻量化的载人航天器热控系统提供了相关数据支撑。

东南大学宋爱国教授团队研发的六维力传感器系统在空间站机械臂的关键操作中,持续稳定发挥作用,将空间设备安装定位精度提升至0.02毫米级,为航天员在轨作业提供了精准的力学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