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东区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第八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也随神舟十九号乘组返回地球。这次随神舟十九号飞船下行的科学实验样品,涉及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新技术等多个领域的25个实验项目,总重量约37.25公斤。其中,生命类科学实验样品已顺利交付给科学家。在中国空间站繁育三代、实现了“四世同堂”的果蝇随神舟十九号飞船来到了实验室,这些“太空使者”究竟能为我们揭开哪些奥秘呢?
生物在太空中的繁衍和地面有何不同?果蝇是生活中常常让人头疼的一种小飞虫,喜欢以腐烂的水果为食,它同时和斑马鱼、小白鼠一样,是一种很重要的模式生物。果蝇繁殖很快,染色体少,便于观察,人类约有75%的致病基因都可以在果蝇身上找到同源基因,所以它是搞遗传学研究很重要的一种材料工具,相关研究已经贡献了6个诺贝尔奖。
跟随天舟八号货运飞船上行的这些果蝇,在空间站展开的是亚磁-微重力实验,也就是看果蝇在类似于月球、火星这样几乎没有磁场、没有重力的条件下,生长、发育会有何不同?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果蝇培育了三代,在中国空间站实现了“四世同堂”。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岩介绍,果蝇到了天上之后会不适应没有重力的条件,可能会出现飘浮、碰撞的情况,像求偶、进食这样一些本能的行为,就会发生一些异常的变化。
那么,开展果蝇在亚磁-微重力环境下的研究,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李岩介绍,因为人类将来可能会离开地球,走向太空,像月球、火星,包括星际空间,都会处于一种没有重力而且磁场极低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生物能不能生存,能不能繁衍,能不能正常行使脑功能,产生正常的行为模式,这些都是未知的,所以通过这样预先的研究,我们可以提前了解。
据了解,本次和果蝇一块下行的生命类实验样品,还有骨细胞与成骨细胞、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蛋白样品等20类,这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下行生命类样品最多的一次。专家表示,相关实验不仅有助于保护航天员的健康,也可能为地球上的人类健康,比如肺癌的诊断治疗等带来新的思路;为探索骨质疏松、肌萎缩、心血管功能下降等健康问题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撑。
近日,神舟二十号飞船又搭载了三种细胞进入太空,随着更多生命科学实验的开展,将为人类健康和未来太空探索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据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