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南京眼

工匠精神成就四代全国技术能手

通讯员供图 四代全国技术能手合影,从左到右依次为:王远鹏、梁江飞、冯恩忠、戈庆

在中电熊猫“冯恩忠技能大师工作室”里,相继出现了以冯恩忠、王远鹏、戈庆、梁江飞为代表的老中青四代全国技术能手。他们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融入建设与发展,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成绩。通讯员 吴天昊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刘伟娟

60后冯恩忠:苦心钻研奠定基础

1988年,冯恩忠进入熊猫股份成为一名装配工。“起初是将功能标牌和网罩贴到电视机外框上,因为是流水线作业,需在20秒内完成;后来每天完成大约100块电视机的主板调试。做好这些繁杂的重复劳动,并不简单。”冯恩忠称,自己当年虚心向师傅学习,很快掌握了装配技能,为以后设备维修打下了基础。

凭借过硬的“手艺”,冯恩忠的技术不断升级,已拥有多项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成为公司技能带头人。

70后王远鹏:致力于创新攻坚

王远鹏从事SMT生产20余年,精通SMT生产工艺和设备维护。他积极响应单位“三改善”活动,完成许多设备的改善。“公司现有14条松下NPM贴片线,共计56台贴片机,而相机照明板故障维修一直困扰着技术员。我和工作室成员一起动手设计、制作、组装照明板,实现节约产线停线时间约2小时,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王远鹏通过一个个小项目的实施落地并取得成效,不仅提升了能力,也享受着创造的乐趣。

80后戈庆:匠心成就初心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正如80后技术能手戈庆在默默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2021年,公司承接了某型号航天飞机机舱显示器主板业务。区别于其他电脑显示器,该产品要求高、维修难度大。”首次接触航空产品的戈庆,在没有相关经验的情况下,通过查阅资料、实验总结,顺利完成修理任务,保证产品按时出库。

从最初的设备操作到如今的汽车电子产品修理,戈庆一步一个脚印,将青春年华奉献给了“修理”事业。

90后梁江飞:弘扬精神接续奋斗

1992年出生的梁江飞,其人生故事写满“硬核”与“担当”。作为主要完成人主导了国产嵌入式终端等重大重点项目、全国产工业网关器等自研项目;主持开发的NF2.0、EL11、TL4、DLR2.0及嵌入式饮水机项目均已成功中标,其中仅NF2.0中标总金额就超亿元。

他还参与主持了全国产化生态建设,实现了全国产工业网关、核心板等产品的研发及量产,并在电力、人防、AGV、机器人等行业得到有效应用。

从冯恩忠到梁江飞,小小工作室里创新之光不断裂变,企业效益在这里聚合,工匠精神在这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