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健康

这种菌被称为“冰箱杀手”

孕妇是易感人群

随着气温的上升,冰箱的使用频率日益增加。将食物放入冰箱,就能避免细菌污染吗?实际上,有一种菌在冰箱的冷藏环境下仍能生长,它就是李斯特菌,也被称为“冰箱杀手”。近日,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接诊了一名感染李斯特菌的孕妇。专家指出,李斯特菌病多发生在夏秋两季,6至9月是发病高峰期,易感人群包括新生儿、孕妇、老年人和免疫缺陷人群。

通讯员 史月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梅书华

吃完冰箱里的炸串,孕妇腹痛出血

“医生,快快快,我肚子疼得不行,还流血了!”孕妇小周(化姓)在家人的陪同下,急匆匆地赶到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急诊医学科。陪同的丈夫焦急地说:“她怀孕35周了,之前吃了从冰箱里拿出的酸奶和炸串,今天早晨突然发现出血,一直说肚子疼,头也滚烫,这是怎么了?”

医生检查后发现,小周最高体温达39℃,胎心监护提示胎儿窘迫,要立即收治住院。入院后,产科团队综合评估小周的病情,决定立即为她进行剖宫产手术。术中发现羊水三度污染伴腥臭、新生儿轻度窘迫。新生儿血培养检查提示小周为“李斯特菌感染”。所幸在各学科专业协作下,手术顺利,小周和宝宝经过积极治疗,母子平安,现已顺利出院。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樊益攀介绍,李斯特菌是一种革兰阳性杆菌,无芽孢,短杆状。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李斯特菌属中唯一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它广泛存在于土壤、污水、动物以及各种生食和即食食品中,该菌生命力顽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在冰箱的冷冻环境下仍可生长,又称“冰箱杀手”。李斯特菌病多发生于夏秋两季,6—9月为发病高峰,易感人群包括新生儿、孕妇、老年人和免疫缺陷人群。

孕妇、老年人感染李斯特菌更危险

李斯特菌最主要的感染方式为经口感染,可引起胃肠道感染、血液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妊娠期感染、新生儿感染。

人类食用被李斯特菌污染的食品后,健康成人通常会出现轻微的流感症状,这些症状多无特异性,常见的包括发热、恶心、关节疼痛等。然而,孕妇、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感染症状较重,主要表现为血液感染和化脓性脑膜炎。

对于孕妇而言,患李斯特菌病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数倍。母体感染通常较轻且较为隐蔽,发热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还可能伴有全身酸痛、乏力等类似流感的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胎膜早破、先兆早产、胎儿窘迫等宫内感染症状。李斯特菌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或吸入污染的羊水引起新生儿严重感染,导致流产、早产和新生儿李斯特菌病。

预防李斯特菌病,孕妇应避免生吃蔬菜

樊益攀介绍,要避免李斯特菌感染,要注意三点:

首先要注意食品处理与储存。彻底加热食物,包括肉类、禽类、鱼类等,要确保完全煮熟(70℃以上持续2分钟)。同时避免生食,不食用未经巴氏消毒的牛奶、生肉、生海鲜、软奶酪等高风险食品。生熟食品要分开处理,使用不同的刀具和砧板处理生熟食物,避免交叉污染。冰箱管理格外重要,定期清洁冰箱,冷藏温度保持在4℃以下,食物不宜存放过久。

其次要注意个人卫生。处理食物前、如厕后、接触动物后需彻底洗手。水果蔬菜食用前充分清洗或削皮。高危人群特别是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应避免食用高风险食物(如生冷食物、烟熏海鲜、未消毒乳制品)。

“尽量避免生吃鱼肉、牛肉、蔬菜,禁食腐烂变质的食品,生食瓜果应洗净,冰箱食品的储存应生熟食分开。”樊益攀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