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暖新闻

“熊猫血”家庭有个共同事业

王华在献血屋前做志愿者 受访者供图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南京这样一个“热血家庭”,一家三口有两人是“熊猫血”,在互相影响之下,三人一直坚持无偿献血传递爱心,为陌生人送去“生命的礼物”。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马壮壮 张盼盼

现代快报记者采访王华的时候,她正在利用午休时间在山西路献血屋做志愿服务,对市民进行献血知识的科普,介绍相关政策、法规。

王华今年48岁,家住湖南路街道大方巷社区。谈到无偿献血,还要从家里的“国宝”说起。1997年,王华和丈夫曹先生结婚,也是在那一年,一次单位组织的献血,曹先生知道了自己原来是“熊猫血”。就在不久后,鼓楼医院一名产妇大出血,曹先生的血型匹配,他二话没说就准备抽血救人。正是这样的一次经历,让夫妻俩意识到献血救人是非常神圣的一件事。

王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2018年自己第一次献血,抽了300毫升全血,身体也没有感到不适,后来,她开始把献血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也当成一项家庭公益事业来做。儿子小曹也是“熊猫血”,在耳濡目染之下,小曹从初中开始就加入到志愿服务中,现在大学毕业工作了,他也多次参与献血。据了解,在常州上大学的他有一次接到求助电话,立刻从常州赶到了南京。

现在,包括献全血和献血小板,王华的献血总次数已经达到22次,献血总量6400毫升,她还获得了2022—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加上丈夫和儿子,一家三口的献血量近万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