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国际

无人机攻防战如何影响俄乌战局?

俄罗斯国防部当地时间11日通报称,当地时间10日夜间至11日早上,俄军防空系统在沃罗涅日州、库尔斯克州、别尔哥罗德州等地上空共拦截和击落33架乌克兰无人机。

根据乌克兰空军11日发布的消息,当地时间10日夜间至11日凌晨,俄军发射1枚导弹和85架无人机袭击乌克兰。截至11日早上,乌军拦截和击落了49架无人机。

综合央视、新华社

无人机打击效果明显,俄乌大规模提高产量

近日,俄乌持续大规模无人机攻防战,双方不断使用无人机袭击彼此的战略目标。无人机袭击将对目前的战场态势产生什么效果?

据央视特约评论员宋晓军介绍,根据目前统计,俄乌双方在战场上被杀伤的人员大概百分之六十到七十都是由无人机来完成的。双方现在年产的无人机的数量已经从当初的万架到现在的五百万架左右。双方有大量无人机投入战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也会把无人机的使用向更深的影响战争逻辑的方向去引导。

无人机可造成心理伤害,产生杠杆效应

宋晓军说,现在双方都觉得,使用无人机对对方后方的一些战略目标进行物理上的打击时,虽然打击的物理上的损伤不是很重,但是产生的心理和战略上的影响可能会更大,进而造成对方对战争维持下去的这样的一种意志的消耗。

于是,从今年六月份以后,双方大量使用无人机打击对方后方战略目标的现象频繁出现。比如最近一段时间乌克兰对俄罗斯纵深战略核打击力量的这种突袭,以及俄罗斯方面对乌克兰城市重要目标的这种报复。这种物理打击产生的战略效果可能更具杠杆效应,也就是说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打击,可能比物理上的伤害更持久、更深。

这种打击向对方传递一个信息,“我可以对你后方的一些目标进行打击,进而影响你的民众的心理和精神”。从这次俄乌冲突中可以看到,无人机在战场中得到更广泛的使用,而且它的使用方法已经从简单的短期之内战壕之间的空地杀伤区,变到了后方各自的重要的战略目标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