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6版:教育·人才

电视散文大赛,鲜活的人文课堂

洛社高中让学生创造“行走+写作+拍摄”的立体学习和实践体验

以文载道,以影传情,让学生合作完成游记散文并制作短视频参加“电视散文大赛”,这已成为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展示学生才华的一大“舞台实践”和丰富校园文化的一次“人文课堂”。

近日,该校举办一年一度的“电视散文大赛”展评活动,由高一各班级遴选的学生原创电视散文作品,接受高一级部18个班全体学生和班主任观摩和检阅。

据了解,该校每年组织高一学子开展春日研学,之后举办融合文学创作与影像表达的“电视散文大赛”活动。此次“舞台实践”是学子们根据自己今年春天在宜兴社会实践中的收获与感悟,并结合此次研学过程中习得的陶文化,合作完成游记散文并制作短视频的一次文化与艺术水平的展示。

这些作品以“陶文化”为主题,记录了同学们在宜兴研学期间观察制陶工艺、走访陶二厂艺术工作室、游历东坡书院等多重的实践体验。有的作品聚焦东坡书院所承载的阳羡文化,有的则展现陶祖圣境中的溶洞奇观,还有的则通过创新视角诠释陶文化内涵。评委老师从文学性、影像表现力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判,评选出了多个奖项并颁奖。

“那些在东坡书院聆听的故事、在陶二厂触摸的匠心、在溶洞感受的时光,此刻都化作珍贵的记忆,深深镌刻在心底。”一位参赛同学在文中说,这一天的宜兴之行,不仅是一场山水之游,更是一场与千年文脉的对话。“传统文化的魅力,就像永不熄灭的窑火,在岁月的淬炼中,愈发璀璨。”

“电视散文大赛”这场视听盛宴,让学子们似乎又回到了一个月前经历的那场满载诗意与收获的宜兴研学之旅。

据了解,今年4月,该校组织高一学子开展了宜兴春日研学,学子们分别走进陶祖圣境、陶二厂和东坡书院。在慕蠡洞、陶祖圣境,学子们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交融,纷纷感叹“这简直是大自然的艺术长廊!”在范蠡陶坊,学子们化身为小小陶艺师,亲身体验陶艺制作的乐趣,感受着传统陶艺的独特魅力;在陶二厂,学子们“品味陶韵,感受匠心”;在东坡书院,学子们“穿越时空,对话文豪”,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长河,与苏轼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

“我校本次活动突破了传统征文比赛的单一模式,给学生们创造了‘行走+写作+拍摄’的立体实践体验。”校长袁纯洁介绍说,从前期采风、文本创作到视频制作,每个环节都蕴含着学校推行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元素,“这场别开生面的电视散文大赛,作为一次鲜活的人文课堂,不仅为同学们搭建了经历宜兴研学和文化探访并展示才华的舞台,更将成为同学们心中难以忘怀的青春记忆”。

(陆云扬 唐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