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城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社区长期面临参与不足、资源错配、矛盾交织等共性难题。无锡市新吴区旺庄街道新光社区聚焦人、钱和关系三大核心要素,围绕“如何调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如何用有限资金撬起最大民生福祉”“如何协调好社区与居民、居民之间等多重关系”三方面破解,探索出了可复制的社区治理新范式。
“你好,新达人”项目,让骨干居民化身志愿者
90后姑娘章鑫铭是新光老街一家画室主理人。作为社区首个“3.0新达人”,她参与幸福自治楼道焕新项目,利用绘画优势为楼道增添色彩;组织“一支画笔”青少年绘画公益课堂,邀请孩子们用画笔装饰社区公共环境;还发起贫困学生助力项目,主动对接爱心企业,为山区贫困学生捐赠了8000余元学习用品。
为什么要发起“你好,新达人”项目?新光社区党委副书记杨显君直言,社区属于典型的混合型社区,居民和租户超过1万名,工作人员只有13名,明显“小马拉大车”,管理很吃力。2023年推出该项目,就是为了激发并培养居民成为有意愿、有能力的志愿者,让他们成为社区管理中坚力量。
一方面,社区出台《志愿者管理规范手册》,上线小程序,规范志愿者登记和管理,并利用品牌LOGO、积分兑换福利等激发居民参与热情;另一方面,分层分类开展培训,累计培养了“新达人1.0”184名,有号召力的“新达人2.0”30名,可独立承担志愿项目的“新达人3.0”1名。
如今,184名志愿者编入新锋、新馨、新卫等7个团队,策划开展了“志愿新风·温暖你我”“寻找新达人”等特色活动12次,辐射人群超5000人次。
成立社区基金,“小资金”撬动大治理
早在2021年11月,“新光融享社区基金”正式成立。该基金由新吴区旺庄街道新光社区联合辖区热心企业和居民共同发起成立,依托灵山慈善基金会开展公开募捐,用于社区民生实事,主打“取之于社会,并用之于居民”,是无锡市首个具有公募资质的社区基金。
灵山慈善基金会相关人员介绍,该基金初衷是引导和激发更多公益资源流转到社区,对接居民需求开展社区的民生事项,“作为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我们对资金筹集和项目使用进行监管和审批,以制度化规范运营,也让社区居民更放心”。
“新光融享社区基金”已累计筹集各类捐赠善款和物资40余万元。社区负责人介绍,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日常捐赠,此外,结合居民实际需求,基金先后发布慈善救助、阳光健身、爱心菜篮子、共享花园等公益项目,由爱心企业结对给予项目所需物资和基金上的赞助。
仅2024年,“新光融享社区基金”就开展了“有间书咖”、“一支画笔·‘新’童守护”公益行动、“壹点新光”筑爱行动等志愿服务项目4个,服务人群涵盖儿童、青年、残疾人等群体,使用社区资金5万元,受益居民达500余人次,以“小基金”撬动起社区治理“大能量”。
社区居民做主人,共建、共治、共享
“书记,马上放暑假了,今年继续开个暑托班吧”“我想注册个体户,应该去哪里办”……每周五早上7点半,新光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马晶的办公室总是络绎不绝,居民们“面对面”向书记反映问题、提出建议。而这些建议将成为下一期的社区“微幸福”实事项目。
“如何优化社区关系?畅通沟通渠道是基础。”马晶表示,这既是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也是和谐关系的“制胜法宝”,社区通过“七点半书记”行动和“三类近邻平台”“人大代表联络站”等机制,邀请居民参与社区各项事务决策,让他们成为社区治理真正的主人!
仅2024年,新光社区以现场接访、集中座谈、入户走访等形式深入群众,累计接待居民1207人次,走访1294户,征集意见建议400余条,开展各类协商议事活动15场,解决小区问题370余个。
此外,新光社区还定期策划举办“百姓春晚”“邻里公益市集”“亲子运动会”等活动,深化“融享新邻里”楼道微自治品牌,通过制定“楼道微公约”、招募“楼道微管家”等,为居民提供交流互动的机会和当家作主的舞台,真正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