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省商务厅、省文旅厅等20个相关部门联合发布《江苏省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共62条举措,旨在全方位优化消费环境,切实提振消费信心和预期,激发消费市场活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王益
打造“江苏精品”1500个,发展首发经济、夜间经济
根据《若干措施》,江苏将实施消费供给提质行动,提升实物消费质量,改善服务消费品质,创造更多消费场景。
未来三年,江苏将深入实施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加强消费品领域质量品牌建设,提升老字号品牌影响力,加强地理标志培育和规范管理,力争到2027年累计认证“江苏精品”1500个。构建质量强企梯度培育体系,加强产业链全面质量管理,推进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27年全省消费品合格率达95%以上。同时制修订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标准50项以上,围绕重点产业链牵头和参与制定相关标准50项以上。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大废旧家电回收力度。
此外,江苏还将打造30个“服务质量承诺消费场景”,推进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分级分类评价。到2027年,使40%以上的设区市游客满意度处于“满意度高”水平。
拓展首店、首秀、首展等消费场景。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积极开展“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深入实施县域商业建设,2025年争创10个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打造20个以上乡镇商业综合体。
引导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不断丰富消费业态场景。构建“中心城区5分钟充电服务圈”。
持续优化消费秩序,守护居民衣食住行
未来三年,江苏将从严守消费安全底线、整治市场交易环境、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完善综合治理机制等方面,实施消费秩序优化行动。涉及居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比如在强化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方面,深入开展小微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开展住宅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及隐患整治,到2027年累计更新电梯4.5万台;开展家电、家居、电子产品、纺织服装等专项整治,强化对缺陷消费品召回的监管力度。
针对整治市场交易环境,持续开展“守护消费”铁拳行动。推进集贸市场电子计价秤六统一管理,到2027年“一秤一码”监管覆盖超过30万台。排查整治平台经济领域突出问题。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
《若干措施》还提到,将跟进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依法严厉打击新型假冒伪劣犯罪。聚焦网购快递、电信、装修、维修、旅游等行业领域治理“霸王条款”。持续推进电视“套娃”收费、诱导消费行为治理。
实施消费维权提效行动,多元化解消费争议
为强化消费纠纷源头解决,江苏将推动电商平台企业、商业综合体、连锁企业等大型企业主动处理消费投诉、和解消费纠纷。鼓励企业开展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承诺。
同时,将强化消费纠纷行政调解,强化知识产权维权机制建设。强化消费维权与行政执法衔接。
针对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将强化部门配合,稳妥探索重大民生类消费领域集体诉讼、公益诉讼,完善全省公益诉讼赔偿金赔付机制。
此外,指导各地建立消费纠纷人民调解组织。依托行业组织、经营或管理主体等建设消费维权服务站点,提升基层消费纠纷调解效率。
推进消费环境共治,创新引领、标杆带动
在实施消费环境共治行动方面,《若干措施》提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行业自律,加强消协组织建设,强化社会监督引导。到2027年,建设50家以上省级消费教育体验站,100家以上市、县级消费教育体验站。
在消费环境引领行动方面,深入开展放心消费承诺行动,打造一批放心消费市场、商圈、景区等消费集聚区。发挥标杆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形成良好氛围。
深化长三角地区放心消费环境建设合作,合力营造长三角满意消费环境,每年新增50家长三角地区异地异店退换货企业。
整体来看,《若干措施》立足省情创特色,巩固拓展了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承诺等江苏省先行优势,放大品质江苏建设、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满意消费长三角”行动等重大载体效应,在质量提升、秩序优化、维权提效、环境共治、标杆带动、区域合作等方面推出一批引领性举措,擦亮“放心消费在江苏”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