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3版:2025AI上名校 高招特辑

河润万物、海纳百川,百十河海欢迎你

重大利好:河海大学2025年在江苏进档不退不调剂。江苏各普通批专业组,考生填满6个不重复专业,进档不退不调剂,所报即所得,考生可放心报考。

●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985工程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全国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

●办学底蕴深厚

河海大学源于1915年张謇创办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府,开创了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先河,被誉为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黄埔军校。

110年春华秋实,河海大学已发展成为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学校1960年被认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等重大建设工程。

河海是一所有情怀的大学,怀抱江河安澜的济世宏愿,追逐向海而行的强国梦想,践行“兴学育才、治水兴邦”使命;河海是一所有担当的大学,党和国家的急需在哪里、河海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就在哪里、科研创新的主战场就在哪里!

●学科实力强劲

河海大学的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连续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持续领跑全国。水利工程学科实力稳居全国第一,水资源工程学科全球排名第一。

学校现有10个国家重点学科及培育点,10个“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16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2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学科实力位居同类高校前列。

学校建有我国水利领域唯一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一体化科教平台,建成门类最齐全的涉水学科群,率先开设智慧水利等前沿专业。

面向新时代,学校着力打造水利、环境、土木、信息、海洋、智能制造、现代管理等七大学科群,推动行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人才培养卓越

河海大学打造了“厚基础、强交叉、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全球视野、河海特质”的拔尖创新人才。

学校具有完备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有2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6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每位本科生都有相对应的研究生培养专业和领域。学校本科生整体升学率超过50%,部分专业超过80%,大禹学院接近100%。

在河海,5个国家级、近百个高水平科教平台全面对学生开放;大禹学院直通培养打通学术进阶快车道,让优秀学子早发现、早培养、早成才;卓越工程师学院集聚龙头企业资源,深入工程一线协同全过程人才培养,助你成为“大国工匠”;未来技术学院打造“智慧+”核心课程,构建起前沿交叉学科体系,实现全员科创实践。

●就业含金量高

河海大学的就业质量一直非常好,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5%以上,学校被评为“全国高校就业50强”。可以说选择河海大学,就是在“就业黄金赛道”中锚定未来。

一是学校行业影响力大,就业率全省高校领先。

二是就业选择多,到校招聘单位的岗位供需比超13:1。

三是就业质量好,超过80%的毕业生在东部沿海地区就业,超过90%的毕业生赴重点行业就业。

四是就业含金量高,超过70%的毕业生进入央企国企工作,超过10%的毕业生进入政府单位工作。

2025年招生亮点

●热门专业扩招

学校积极扩大优势特色专业和报考热门专业的招生规模。2025年增加大禹学院、电气、计算机、软件、新能源等专业的招生计划。

●大禹学院升级

大禹学院升级为直升培养模式,培养拔尖人才。由院士、国家级专家等担任导师,剑桥、新国立等QS排名前20高校联合培养,配备高额奖学金和优先资助国际交流,最快8年可获得博士学位。

●未来技术学院

未来技术学院由谢亿民院士领衔师资团队,构建前沿交叉学科体系,具有“智慧+”核心课程、项目制教学、全员科创实践、国际化育人等培养特色。

●“AI+交叉”培养

学校构建AI全面赋能的人才培养体系,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智慧课程、AI+交叉课程和AI+国际课程。同时,学校积极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构建深度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

●转专业政策好

学校采用灵活的转专业政策,转专业无门槛,跨校区、跨高考选科任意转。2025年集中转专业成功率超60%。通讯员 倪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