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苏超

“南哥”也曾是“州哥”

南通足球训练中心海门基地

百年前的南通纺织专门学校足球队 图片来源:《南通实业教育慈善风景附参观指南》书影

6月29日,苏超“狼队”归来。因为一个轮空,休战整整一个月。南通队此次归来,将主场对阵宿迁队。

“叫南哥”“我以为大家只是考试成绩不行”“少考两门全省第三”“文武双全状元狼队”……此前苏超连胜三场的南通队,热梗不断。因为正值高考前后,“教育之乡”“体育之乡”双料buff叠满。

本期“读城·梗王解梗”,就来和现代快报记者一起聊聊:“南哥”是怎样炼成的?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刘静妍 花宇/文

花宇/摄(除署名外)

“南哥”也曾是“州哥”

常州在苏超输球丢笔画,输完了“常”,现在连“州”也快不保了。全省州辈兄弟给他借笔画:苏州、扬州、徐州、泰州……

其实,“南哥”也曾是“州哥”。

据传,乾隆南巡期间,沿着大运河,从北京的通州而来,一路南下,又来到“通州”(今南通)。于是出了一个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你能对出下联吗?有一个绝妙的参考答案:“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南通,古称“通州”。雍正二年(1724),通州升为直隶州,为了区别于直隶顺天府的通州,所以有了“南通州”之称。“通”字由来,与濒海控江、四通八达的独特地理位置有关:“南通闽粤,北通齐鲁。”“风帆海道,瞬息千里”。

辛亥革命后,废府、州、厅。民国元年(1912),通州遂废直隶州,改称南通县,“南通”由此定名。

用张謇的一句话概括:“畴昔是州今是县,江淮之委海之端。”

这位状元是“狼队”最早赞助商

“体育之乡”“教育之乡”“纺织之乡”“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的这些头衔,都得益于100多年前张謇先生的布局谋划。1895年,张謇以状元身份投身实业救国,在家乡南通开始筹办大生纱厂。在大生纱厂刚刚盈利的时候,就着力兴办学校。

张謇独具慧眼。100多年前,他创办的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就有足球队。他为南通打造出两座设施一流的公共体育场。如今,征战苏超的南通队中,有7名队员来自张謇创办的百年名校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张謇为南通织就了一张体系完备、层次分明的新式教育之“网”:1902年,创办通州师范学校。1905年,又创办了“通州公立女子师范学校”。在师范教育基础上,又陆续在南通、海门、启东等地创办了大量小学。出于地方实业发展需要,兴办基础教育的同时,还创办了种类众多的专科学校,如农业学校、纺织专门学校。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他也没有忽略,还创办了盲哑学校、幼稚园等。

狼山真的有狼吗?

南通队的队徽,是一匹狼的头像。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南通的地标——狼山。

这座海拔仅107米的山,被称为“江海第一山”。山不在高,狼山是中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山上的广教禅寺始建于唐代,34.9米支云塔屹立于狼山之巅,成为滨江的地标。

狼山到底有没有狼?其实没有,白狼只是传说。就和常州恐龙园没有恐龙一样。但狼山风景秀丽,视野开阔。北宋王安石曾写下《狼山观海》:

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

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

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

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距今3000年左右的先秦时期,今南通市境大部分地域还是一片茫茫大海,只有狼山浅丘群及扬泰岗地东端(即今如皋、海安西北部一带)是陆地。直到汉代,狼山浅丘群依然矗立在胡逗洲之南不远处的江中,宋代中期才渐渐开始与大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