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精要

教育部会同人社部等推出促就业政策

一次性扩岗补助对象范围扩至社会组织

记者2日从教育部获悉,今年,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部门推出系列促就业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扩岗。首次将一次性扩岗补助对象范围由企业扩大到社会组织;综合运用好税收优惠、就业补贴、扩岗补助、担保贷款等政策,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稳岗扩岗,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产业一线挖掘岗位需求,实施了国有企业招聘扩容计划;鼓励引导基层就业,合理增加了“三支一扶”和“西部计划”实施规模,全力帮助2025届高校毕业生尽早落实去向。

此外,结合区域定位、产业发展、消费需求等特点,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教育部还推动各地推出系列地方性稳岗扩岗政策。比如,山西拓展增量岗位约2.6万个;内蒙古实施社区民生志愿服务计划招募5000人;河南面向高校毕业生公开招用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5000人;四川在司法、社工、农技等领域新增岗位4万个;江西支持5000名高校毕业生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就业,按月发放岗位补贴。

各省级教育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协同,帮助近300所高校10万余名毕业生落实去向。山西按照“活动补助+成效补助”模式对校园招聘给予补贴。吉林、福建、湖南、贵州等地采取“挂钩联系+重点服务”方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与就业困难校结对,重点提供岗位资源和服务支持。

此外,面向社会需求相对不足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教育部正加快推进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着眼帮助其优化知识与技能结构,精准匹配企业对复合性人才需求。

据统计,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专区,已遴选上线33个实用紧缺专业的138门一流课程和应用技能型“微专业”等1455门优质教学资源。各高校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12个急需紧缺领域的60个重点方向,建设“微专业”和职业能力培训课程。目前,全国高校共设置2025届毕业生修读的“微专业”2654个,修读毕业生7.4万人。

当下正值毕业季,教育部将指导各地教育部门与本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好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确保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及时享受公共就业服务,通过参与职业能力培训、就业见习等尽早落实去向。

综合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