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封面导读

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入列

习近平出席入列授旗仪式并登舰视察

习近平同舰载机飞行员、航空保障人员合影留念 新华社发

习近平向福建舰舰长、政治委员授予军旗 新华社发

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授旗仪式5日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入列授旗仪式并登舰视察。

十一月的三亚,海阔天高,碧波浩瀚。军港内,福建舰踏海而立、满旗高悬,山东舰伏波相伴,来自海军部队和航母建设单位的代表2000余人在码头整齐列队,气氛隆重热烈。

下午4时30分许,入列授旗仪式开始,全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仪仗礼兵护卫着八一军旗,正步行进到主席台前。习近平将八一军旗授予福建舰舰长、政治委员。福建舰舰长、政治委员向习近平敬礼,从习近平手中接过八一军旗。习近平同他们合影留念。入列授旗仪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声中结束。

习近平对我国航母建设发展一直很关注。仪式结束后,习近平登上福建舰,听取我国航母建设发展工作汇报,了解航母体系作战能力生成、电磁弹射系统建设运用等情况。

宽阔的飞行甲板上,4道阻拦索、3个弹射起飞位格外醒目,歼-35、歼-15T、空警-600等新型舰载机依次停放。习近平听取甲板功能布局介绍,不时驻足察看装备设施。习近平同舰载机飞行员亲切交流,详细询问飞机技战术性能和电磁弹射特点优势,观看舰载机弹射放飞流程演示。身着多种颜色马甲的航空保障人员看到习主席到来,纷纷围拢过来,向习主席问好,报告各自岗位和主要职责。习近平勉励大家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打仗本领,为福建舰战斗力建设贡献力量。

随后,习近平前往福建舰舰岛,登上塔台,了解飞行指挥和起降运行情况。习近平进入驾驶室,察看值勤战位,在航泊日志上郑重签名。习近平亲自决策福建舰采用电磁弹射技术。他来到弹射综合控制站,仔细观摩工作流程,按下弹射按钮,甲板上空载的动子如离弦之箭弹向舰艏。习近平十分关心舰上官兵生活,专门来到餐厅和士兵舱,察看饮食和住宿保障情况,同士兵们亲切交流,叮嘱各级搞好各方面保障,让广大官兵更好投身部队建设和备战打仗。

离别时,全舰官兵依依不舍,在飞行甲板和码头整齐列队,向习主席敬礼,齐声高呼“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蔡奇、张国清出席福建舰入列授旗仪式。张升民主持仪式。

福建舰是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也是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舷号为“18”,2022年6月下水命名。福建舰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其电磁弹射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军委机关有关部门、南部战区、海军、海南省以及航母建设单位的负责同志参加仪式。

据新华社

福建舰入列,意味着什么?

随着福建舰入列,中国正式进入三航母时代。

这意味着什么?

在全球船舶实时地图上,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就在我国周边。我国的原油、铁矿石、大豆、液化天然气等几乎靠海运,九成出口商品也要坐船漂洋过海,这片海是中国经济的“主动脉”。

虽然我国已在部分关键通道上有军舰护航,但受制于作战半径和补给周期,主要适用于近海,远洋上,我们还缺少长期存在的能力。福建舰的入列,正意味着我国向远海又迈出巨大一步。

在公海,航母可以成为动态“海上基地”。辽宁舰、山东舰更多承担近海任务,覆盖中国周边的重要利益区。

而福建舰突破电磁弹射技术后,通过瞬间释放巨量电能,可以数秒内将舰载机推上起飞速度,舰载机的出动效率更高。同时能做到满油满载出发,作战半径更远。

过去受限无法滑跃起飞的预警机,也终于能登上航母的甲板,使航母探测范围大大增加,制空半径更大、反应更快、联动更强。不仅能覆盖中国重要的贸易要道——马六甲海峡,更能向印度洋、西太平洋等更远海域延伸,维护中国日益扩大的远洋利益。

福建舰入列形成战斗力后,我国航母的常态化运行与部署也因此实现了第一步。

福建舰承担制空与反舰等高强度作战任务,辽宁舰和山东舰侧重近海防御与日常战备巡航,形成互补的多层次作战体系。三航母的配置初步做到一艘执行任务、一艘维护整备、一艘随时支援。未来随着更多航母入列,这一部署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中国核心利益区持续有航母覆盖,若形成双航母编队,也有多种组合方式,同时可以派出数十架甚至近百架舰载机,两艘航母相互备份,舰载机进行跨舰着陆。

这并非虚张声势,它能让潜在对手三思而后行,对海上贸易保护也将从近海延伸到远洋,第一时间发现威胁、指引方向、支援护航。

福建舰的入列,其意义远不止突破所谓的“岛链封锁”,这并非中国的发展逻辑。当有人还在用“竞争”“威胁”来定义国际关系时,中国用实实在在的力量,为自己,也为世界注入了更多的确定性。

据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