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4版:艺+周刊

丹青妙墨问道中原,蒋丹书画作品展在豫受热捧

蒋丹 名丹东,号旭楼主人,江苏丹阳人,副研究馆员,丹阳市政协委员。现为丹阳市美术馆馆长,丹阳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丹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墨画院研究员,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镇江市高级文化指导师。书法擅长篆隶,国画以山水花鸟见长。近年来,书画作品常见诸报纸杂志、刻碑铭石。书画之作曾赴日本、韩国参加展览。并有作品发表于《美术报》《中国文化报》《书法导报》《书法报》《书与画》《书画世界》,其艺术简历载入《中国美术家年鉴》。2022年,举办“水墨丹心——蒋丹书画作品展”,并出版《蒋丹书画作品集》。2025年在河南省美术馆举办“丹青抒怀——蒋丹书画作品展”。

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吴行为展览题词

《海棠花开》62×62cm

展览揭幕嘉宾合影

展厅现场

篆书《屈原 九章·橘颂》选抄 180×75cm

篆书《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153×42cm

《南朝遗韵》68×60cm

连日来,一场跨越长江的江南文墨盛宴正在郑州上演——“丹青抒怀——蒋丹书画作品展”自10月31日在河南省美术馆3号展厅开展以来,凭借精湛的艺术水准吸引了中原艺术界与市民的广泛关注,成为秋日里的文化热点。

本次展览由河南省美术馆、河南省书画院、中国水墨画院、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丹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丹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精选丹阳籍艺术家蒋丹近年力作50余幅,涵盖书法与山水画作。开幕现场嘉宾云集,河南省文旅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曲径,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吴行,河南省美术馆馆长董继武,与丹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静慧共同为展览揭幕,见证这场跨地域的文化对话。

作为当代书画艺术的重要实践者,蒋丹的艺术功底深厚且传承有序。他是张大千师弟顾莲邨的弟子、曾农髯的嫡系传人。其书法专攻篆隶,国画擅绘山水花鸟,作品既见挥毫泼墨的豪迈气韵,又含江南水墨的灵秀雅致,在传承传统精髓中融入当代审美思考。

本次展览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中原艺坛名家亲临品鉴。河南省文联原主席、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马国强;河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美协理事李明;河南省美协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陈文利;河南省美协副主席桂行创、徐立新;河南省书协副主席周斌、张青山、孟会祥;郑州美术学院校长石品;郑州市美术馆馆长、郑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罗鸣;河南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河南省青书协主席谷国伟等人先后参观展览并同蒋丹进行沟通交流,现场反响热烈。

据悉,这场艺术盛宴将持续至11月16日,免费向公众开放。当丹阳笔墨邂逅中原沃土,这份跨越地域的艺术共鸣,正等待更多观众前来亲身体验。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卞唯伟

思入万物  游悟八极

——蒋丹书画艺术略论

□赵启斌

蒋丹先生是一位具有艺术天赋和个性气质的书画艺术家。他在书法艺术、中国画领域辛勤探索,经过长期的努力与艺术实践,在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气氛浓郁的江南地区成长起来。他是在我国传统书画艺术转型过程中,面临中西方文化观念、艺术观念剧烈变革的当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有着前辈艺术家深刻影响的烙印,有着他依据个性气质和审美价值进行艺术实践留下的步履,也有着他所处时代的精神气息。蒋丹以中国特有的笔墨符号记录下他对生命、历史、时代、文化和生活的认识与感悟,将自我的憧憬、价值、情感、理想蕴藉其中。在长期研习书画的道路上,他注入了全部热情与智慧,走出了自己的艺术道路。

书法:秦汉境界、六朝遗蕴

蒋丹进入书画艺术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他在20世纪80年代曾拜著名书画家顾莲邨为师,获得中国书画的入学门径。正是顾莲邨的传承和接引,使蒋丹接通了曾熙、吕凤子、徐悲鸿、汪采白、高剑父、张书旗的书画艺术道路,为他的书画艺术走向更高审美境界奠定了扎实根基。

蒋丹的书法艺术通过师法顾莲邨步入吴昌硕、曾熙、吕凤子等人的书法艺术路径,同时也受祝嘉、陈大羽等艺术家雄强书风的影响。他不断向先秦、秦汉、六朝、隋唐取法,取法高古,使他的书法艺术具有很高的美学与艺术定位,摆脱时下流行书风影响,得以脱颖而出,自具面貌。

蒋丹的书法艺术受先秦小篆、汉隶笔风以及六朝书法审美格调的影响,呈现出篆、隶、楷糅合的审美倾向,在书法中传达出特有的历史沧桑感、古朴感和典雅的精神气质。他清晰地意识到传统取法与创作的关系,自我个性的形成和当下文化观念与美学价值趋向的关系。书法艺术创作只有将传统审美观念和现代文化价值深度切合,将自己的取法路径深深扎根于广阔深远的书法历史中,才能形成自己更系统的艺术理念和创作观念。在长期的书法艺术实践探索中,蒋丹走出了自己坚实的道路。

花鸟:磅礴大气、幽邃入骨

蒋丹的花鸟画很有自己的个性特色,思路开阔,技法娴熟,笔墨峻健爽朗、圆润畅达。明清“以书法入画”的精神对他的花鸟画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写意精神、写画精神深深进入他的灵魂,写画成为他最为核心的绘画创作理念。也正是这一绘画思想观念的形成和确立,使蒋丹的花鸟画彻底摆脱了当下素描造型和构图的影响,呈现出中国花鸟画特有的写意风神和笔墨气息。

蒋丹的花鸟画题材比较丰富,从中寄寓着他的自我精神和情感,有着写意笔墨的追求。他在花鸟画创作中充分发挥出中国画笔墨表现的特性,融入书法的写意性因素进行物象的塑造,从而为他的花鸟画融汇进丰富的审美内涵、强烈的书卷气和浓郁的金石趣味。由于受明清陈淳、恽寿平画风的影响,以及强调金石气的线质,纳入雄强的笔墨气息,蒋丹的花鸟画因而呈现出磅礴大气、幽邃入骨的审美意象,绘画格调很高。

蒋丹的花鸟画创作注重对传统花鸟审美意象的接受和拓展,从中发掘出自己喜爱的题材和主题进行创作,如松树、花卉、螃蟹、小鸟等都是他擅长的题材。他善于从日常熟悉的花鸟物象中捕捉灵感,表现自我的思想情感和精神追求。“画家光有笔墨还不行,还得有生活,有社会责任感,有时代精神。”只有选题于自己熟悉的对象,以写意的精神进行表现,才能在笔下呈现出强烈的艺术视觉冲击力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蒋丹的花鸟画也有根据他的创作理念衍生出来的现代花鸟画绘画题材,如石刻神兽系列,蕴含他的独创和审美观念。在这一系列作品中,蒋丹将具有家乡齐梁故里文化符号、审美符号的元素纳入绘画中,给人以新颖别致之感,将人们的思绪带入如梦如幻的瑰奇世界,给人的精神带来巨大的冲击,催人反思。

山水:细密雄健、苍浑简拔

山水画也是蒋丹非常关注的一个绘画创作范畴,在山水画创作上他付出了相当的心力。

蒋丹对于传统绘画满怀憧憬,力争在传统山水画中找到创作的理论依据、审美价值倾向、笔墨技法。他不断观摩、临习、感悟宋元山水,从中领会山水创作的真精神,并将其运用于自身创作。蒋丹经常行走于家乡山水之间进行创作,关注家乡的人文遗迹与大自然,从中汲取创作的题材与灵感。对于实地写生创作,他认为是山水画最为重要的创作方式。正是在不断地探幽访奇中与自然山川、历史流光进行直接的对话,如此的山间行路、体悟人生、感怀自然升华了他的审美境界和文化理想,为他的山水画注入了灵魂和生命。

蒋丹的山水空间造型及笔墨语汇极具个性,形成了自己的山水绘画格调。他的山水具有浓郁的书卷气、金石气,儒雅闲适,整体呈现出细密雄健、苍浑简拔的审美格调。

蒋丹的山水无疑有着现代绘画艺术观念的表达,西方绘画元素、艺术理念的融汇,使他的山水具有当代性与现代文化气息。他希望在具备中国书画深厚传统笔墨功底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绘画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手法进行山水空间的构建和表现,光影、构图以及色彩方面都能有所借鉴和运用,为我国山水画增添一些新的审美元素。这并未冲破他的山水画创作底线,他的山水主体基调仍然是中国画的审美、中国画的气象、中国画的精神。

综上所述,蒋丹是从传统文化、传统绘画中走出来的艺术家,他良好的书画师承为艺术拓展打开了广阔的通道。他以古为师,在创作中不断审视传统书画语言,涉足书法、山水、花鸟等领域,强调书写的张力和书卷气,融合绘画与书法,写意与写实并重,注重在画面中表现自我心境,确立起典型的东方写意艺术审美境象,这在当下书画创作中尤为难得。我们期待他走出更广阔的艺术道路,创造出更富个性、更具精神张力的书画艺术精品。

文章有删节

(作者赵启斌系南京博物院书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