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您家的花养得真好!不过您看这积水,最容易滋生蚊子了。”金色里程社工戴晓露在上门入户走访中发现,居民李阿姨家中水培植物的水已有些浑浊,便亲切地提醒道,“咱们最好两三天就换次水,或者可以在花瓶里养几条小鱼,既能观赏又能吃蚊幼虫,一举两得。”李阿姨连连点头,“我就说这两天家里怎么有蚊子,你们这个提醒太及时了,我这就把家里所有的瓶瓶罐罐都检查一遍!”
同样温馨的场景,也出现在清嘉苑社区。社区汤书记将走访融入日常,在小区楼下的休闲座椅旁,总能看到他与居民闲话家常的身影。“家里养花草了吗?最近蚊虫多,要特别注意盆底的托盘。”汤书记以拉家常的方式,将防蚊灭蚊知识巧妙融入,“勤快点,两三天换次水、清一清托盘,蚊子就没地方安家了。”居民王阿姨听后,笑着回应:“书记这么一讲,我就记住了!比开会宣传听得还明白。”
这些看似平常的对话,正是防蚊灭蚊工作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它传递的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份主动、贴心的关怀。
近期雨水增多,正是蚊虫孳生繁殖的高峰期,为了保障居民群众的健康安全,白洋湾街道以“大扫除”“大走访”专项行动为契机,聚焦防蚊灭蚊,迅速行动起来,通过宣传引导、科学消杀、环境清理“三管齐下”,全力织起一张全民参与、科学高效的防护网。
宣传,是让防蚊知识“活”起来的第一步。除了在走访中面对面提醒,各社区还通过“幸福家园微网群”推送图文并茂的防蚊贴士,教大家识别和清理身边的蚊虫孳生地。内容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居民随手就能查看。小区门口的电子屏上,防蚊标语和动画循环播放;楼道公告栏也贴上了醒目的宣传页,提醒大家“清积水,杜蚊患”,把预防意识种进每个人心里。
在专业消杀方面,街道联合第三方消杀团队和各小区物业,开展精准灭蚊行动。对于下水道、窨水井等无法清除的积水,投放专业药剂,从源头上扼杀水中的蚊幼虫。对于绿化带、灌木丛等成蚊栖息地,则在清晨和黄昏蚊虫活动高峰时段,进行超低容量喷雾喷洒消杀,快速降低成蚊密度。所有操作均使用高效低毒的药品,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确保灭蚊效果的同时,全力保障人宠安全和生态环境。此外,街道提前备足了防蚊物资,包括防蚊手套、杀虫剂气雾剂160余件,杀幼虫剂80多包,为灭蚊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清理积水,是防蚊灭蚊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近期,街社两级工作人员、协同志愿者、网格员、物业人员,组成一个个防蚊灭蚊工作小组,深入房前屋后、庭院花园、闲置空地等卫生死角,开展拉网式排查与清理。截至10月16日,已累计清理垃圾40余吨,整治蚊虫孳生处900余处,清理积水容器1800余处,参与灭蚊消杀2000余人次。
接下来,白洋湾街道将持续推进防蚊灭蚊常态化工作,把清理做得更彻底,把消杀做得更精准,也希望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带动更多居民一起参与,从清理自家阳台、花盆托盘做起,共同打造一个更干净、更舒适、更健康的家园。
邵佳一 高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