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副刊

不慌不忙

  □盐城 董雪

  家庭相册

  儿子今年八岁,一直以来都是我老妈帮着带。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我望子成龙,坚持成才要趁早,从小就让他参加了早教、美术等各类兴趣班,平时也是严字当头,而老妈则认为不要着急,慢慢来。

  俗话说得好:“人老隔辈亲,爷奶疼小孙”,老人家对她的大外孙可真是宠得不得了。饭桌上,老人家趁着你一个不注意,一勺饭加一大块肉就偷偷塞进了嘴巴,为此,我没少和她“辩论”,每每“辩”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小家伙就在一旁“幸灾乐祸”。等到我不在场的时候,老人家依旧我行我素,真是让我头疼。

  随着孩子上了一年级,一些不好的习惯逐渐显现,尤其是磨蹭这件事,在屡次说教无果之后我忍不住拍了桌子,孩子立马号啕大哭。这时候,老妈还是说,不要着急,慢慢来。可是我意志坚决,这个时候必须严加管教,把坏习惯拿掉!第二天,孩子动作确实麻利了很多。我对老妈沾沾自喜道:“你看,严管还是有用的吧!”老妈却不以为然地说:“你没发现他这几天很不开心吗?在我看来,不是良策。”我想不管什么策,只要有用就行。好景不长,很快,孩子磨磨蹭蹭的老毛病又犯了,而且对他再怎么训斥都效果甚微。

  很长一段时间,回家就像是在开“盲盒”,有时还会开出“惊吓隐藏款”,弄得家里鸡飞狗跳,亲子关系极度紧张,大人小孩都不开心。一天,老妈慢悠悠地说:“不然,你这一周不要管孩子,让我来试试?”没招的我只好答应让她试试。而孩子听说我撒手不管之后,倒是非常开心,大呼万岁。老妈能有什么特别的法子呢?我暗暗观察着,她只是和往常一样,顺其自然,并没有过多干预。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她的这种“无为”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那一周里,孩子每天早早就完成了作业,也不乱发脾气,还能保证充足的睡眠,大家都感到很轻松。我赶紧向老妈取经,她还是那句话:“不要着急,慢慢来。”

  这几年,我好像变得急功近利,当孩子吃饭慢的时候,我会埋怨他没有时间意识;当他写字不规整的时候,我会批评他用功不够;当他写错题目的时候,我会指责他基础不牢。而老妈呢,我虽然吐槽她过度溺爱,但对于孩子那些没有原则的要求和行为,她也会一口拒绝和阻止。她会极其有耐心地引导,不会因一个错题就冷下脸来,不会因一次失败就否定他的付出,她给孩子更多的是包容和鼓励,努力帮助孩子建立成长的自信和勇气,孩子也拥有了他这个阶段最珍贵的天真烂漫和快乐。我开始相信她说的那句话:不要着急,慢慢来。

  我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有的是桃花,有的是荷花,也有的是梅花,大家花期不同。好的人生不慌不忙,唯有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