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副刊

有构飞来

  □甘肃省天水 王重扬

  四时有景

  单位霞姐有两盆花,枝叶肥嫩,生机勃勃,秀气灵动。问她花的种类,说叫金枝玉叶。观摩几次,霞姐便看出我的心思,她笑道:你若喜欢,我掰几段枝条给你。我连忙点头感谢,从她手里接过这些生气十足的家伙。

  刚好家里买了一些花盆,带到单位后,从院子里挖些土填满,就将金枝玉叶小心地插进花盆里,浇点水,剩下的交给时间去打理。

  一周后,发现枝条焕发新绿,知道是它们扎根结束,已经适应了新的环境。枝条虽只有不到十厘米长,显得单薄,但在我极其关注的聚光灯下,也算是可爱的盆栽。

  过了几天,盆里忽然长出一丝杂草,纤细,黄绿,幼小而脆弱。想随手揪掉,又于心不忍。本想着,它顶多也就是给金枝玉叶做个陪衬,不料这小东西见光就长,给水就胖。不到十天时间,它居然像几年不见的大姑娘,竟然大变样了,身高比肩金枝玉叶,又从上下左右生出四片叶子,叶子如婴儿的手掌细嫩,边缘留有柔顺的锯齿,叶子上脉络分明,风稍一吹,叶子们就悠悠颤动起来,嗬,倒得意了起来。

  有同事A进来,一眼就看见了这种植物。你这是什么花?从来没见过,似乎是葡萄。坦率说,这种植物,我还从未见过。同事小B拿出手机,对着植物扫了一通,兴奋地告诉我们:这植物叫构。

  构?听者哗然,都是云里雾里,这种植物从未听闻。B得意地说,没错,结构的构,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植物。

  打开网络搜索,很快有了结果。构,桑科构属高大乔木或灌木状植物。小枝密被灰色粗毛;叶宽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先端尖,基部近心形、平截或圆,具粗锯齿;花雌雄异株。

  按照构树的百科说明,我戴上眼镜一一对比,发现全部符合。构树,民间也称楮树。《诗经·小雅》黄鸟篇写道:“黄鸟黄鸟,无集于榖,无啄我粟”。南北朝的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内记载:“榖,此即今构树也;榖构同声,故榖亦名为构”,可知彼时已有构树这一称呼。

  构树可以高达10到20米,相当于四到七层楼高了。这么说来,让它在直径二三十厘米的花盆里生长,着实有些憋屈了。我心想,这棵树也算与我有缘,不管如何进入花盆的,却生长出了让人欣喜的身姿来。等来年开春,一定要带回故乡去,将它栽在屋外的田地里,让它栉风沐雨、接受夏阳冬雪,在漫长岁月里真正成长为一棵大树。

  中秋国庆长假后,我们回来上班。忽然发现构树叶子变黄了,黄色鲜艳而真实,从下面的几组叶片里啃食出不同的形状,像是被蚕咬出的图案一般。坏了,估计是盆子里土壤太少,又没有加肥料,导致构树营养不良了。

  同事C大姐来串门,看到我们几个人在讨论构树发黄的叶子,以及应该施哪种肥料。她瞅了瞅构树,忽然哈哈大笑。她拍了拍大腿,说:你们这些高学历的大学生,真是死读书、读死书。她推开窗户,指了指外面的山林,你们瞧,山上的树不都叶子黄了吗?一叶知秋,都进入深秋了,叶子不黄才奇怪哩!

  构树虽然被我们当作盆栽来经管,却毕竟是一棵树。时令一到,它就开始做好准备进入冬眠状态。顺应自然本是人人都在默默做的寻常事,人们不需要知道秋收冬藏、大道至简之类的深奥哲理,只知道沿袭前人的习惯和原则,照着遵守。我们这些如今的一些年轻人,跳出了大山,混进了城市的条条框框里,却忘记了很多最原本、最管用的守则。

  有构飞来,为我打开了一扇自然之窗。我必须把它带回故乡的田地里,栽下它。栽下它,给孩子们栽下四季的生长,给季节栽下绚丽的衣裳,给风栽下柔美的舞姿,给生命栽下厚重的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