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重磅/社评

客观看待钢琴行业整体遇冷

一个行业的冷热如此令人牵挂,确实反映出国人的“钢琴情结”。但换个角度看,钢琴行业的现状和前景也没有想象得那么“衰”

学钢琴的同学少了,钢琴忽然不好卖了,钢琴价格明显下跌了,钢琴老师的学生大幅减少了……某乐器协会的副秘书长说,2023年,钢琴销量断崖式下滑,学琴的和买琴的,就好像一夜之间凭空消失了。封面新闻记者调查采访发现,行业整体正遭受寒冬。

无独有偶,海报新闻也聚焦了钢琴行业的现状:三年未涨价,销量降至个位数……

钢琴行业的状况也在生活场景中体现出来。譬如我们身边学钢琴、买钢琴的人的确没有以前多,而一些钢琴培训机构的门前清冷状况也较为明显。钢琴行业全链条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学钢琴的人少了,自然影响到“下游”市场。

对钢琴行业整体遇冷状况,理应综合分析。

其一,学钢琴、买钢琴的人变少,确实和一部分家庭出于收支考虑更为审慎投入有关。毕竟,学钢琴意味着高投入,而“回报”却不是很确定。既然学钢琴、买钢琴不是“刚需”,那么放弃也就成了题中之义了。

其二,艺术市场的多元性、分散性非常明显。学钢琴的少了,学其他乐器的可能就多了。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钢琴培训整体下滑,和家长的选择多样化也有关系。曾有媒体报道,在上海等城市,古筝考级热度追平钢琴,这就是明证。也就是说,各种乐器的受捧程度,也是有“曲线图”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音乐教育市场规模约为1136.7亿元,相关行业发展的成熟度和稳定性由此可见一斑。

其三,正如报道所言,国内取消艺术特长生中考加分政策,对钢琴培训行业的影响较为显著。一些学钢琴的本就抱着功利心态,一旦学钢琴回归为纯粹的兴趣爱好,人潮有所退却,也就不奇怪了。

综上所述,钢琴行业的遇冷,并不是单个因素导致的。而在种种成因中,市场调适的力量也非常明显。据报道,2017年至2020年,中国每年的钢琴销售量平均为40万架,远高于美国3万架的年均销量。同期,中国学琴人数达到约4000万人。但很明显,在国内,钢琴演出市场的培育情况并不理想。显然,这一行业一度过热,理性“洗牌”在所难免。

一个行业的冷热如此令人牵挂,确实反映出国人的“钢琴情结”。但换个角度看,钢琴行业的现状和前景也没有想象得那么“衰”。潮水的退潮,也是在倒逼从业者更理性地打探行业趋势、紧跟时代和技术的步伐,转变思路,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径。这个“信号”应该不难看见。

现代快报/现代+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