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上午,常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市长盛蕾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盛蕾表示,2023年,常州经济发展迎来历史性跨越, 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 左右,迈上万亿台阶,成为全国人口最少、地域面积较小、人均水平较高的万亿之城。至此,常州成为江苏第五座“万亿之城”,继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合肥、南通之后,第九个拿到“GDP 万亿俱乐部”席卡的长三角城市。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葛小林
盛蕾在报告中称,2023年,常州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省均、领跑苏南,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0.3亿元,增长7.7%,税收占比达86%、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8%,增速连续21个月保持苏南第一。11个核心发展指标提前两年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目标,获评“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强市”。
据悉,2023年,常州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聚焦高端化制造,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高水平协同,全面激发科技创新动能;聚焦高能级枢纽,持续提升城乡颜值内涵;聚焦高标准治理,绘就美丽常州生态画卷;聚焦高品质生活,持之以恒增进民生福祉,努力展现一座有高度有支撑、有动能有活力、有气质有颜值、有温度有质感的“万亿之城”。
如今,常州城市能级实现大幅跃升,新能源之都澎湃起势。其中,新能源产业产值达 7500亿元左右,整车产量近68万辆,投资热度全国第一。
中轴枢纽蔚然成势,常泰长江大桥南接线全线贯通,加速跨江联通;沪宁沿江高铁通车,开启高铁新时代;魏村枢纽扩容改建工程交付,长三角再添通江达海航运大通道。未来之城加速蓄势,“两湖”创新区、高铁新城建设扎实推进,南医大常州校区签约开工,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建成投用。
人民生活得到持续改善。坚决扛起太湖治理上游担当,太湖湖心区水质达到Ⅲ类、有监测数据以来最佳,PM2.5浓度绝对值排名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常州十大民生实事圆满完成,一批市民群众关切的难事、愁事、烦心事得以有效化解,荣获两项“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觅渡》入围中国电影金鸡奖。
在工作报告中,盛蕾介绍了2024年的常州工作重点,将从产业集群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开放合作发展、城乡建设融合协调发展、绿色低碳发展、普惠共享发展等8个方面狠抓落实,确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等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高质量发展指标。
盛蕾表示,2024年,是常州万亿之城再出发的第一年。常州将努力以更高站位展现“常州担当”,以更快步伐塑造“常州优势”,以更大力度彰显“常州价值”,在更细微处体现“常州温度”,以更优机制凝聚“常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