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副刊

大寒

□张家港 郭锦宇

人间烟火

“际海烟云常惨淡,大寒松竹更萧骚。”读着曾巩的诗,才意识到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来了。

大寒,二十四节气之末,春之始也。古语有云:“冬尽春来是大寒”。一份隆冬一份春,大寒沉淀在一岁之末,虽然十分寒冷,却隐约可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迹象。大寒节气似乎又别有味道,独领风骚,尽管寒气浓浓,却分明是香溢暖暖。那是梅花的清香和年的味道。

经过一个冬季的储备,每到这时候,老家院子里的蜡梅和红梅占尽冬日风光,嫩黄的蜡梅、玫红色的红梅有的零星开放,有的含苞待放,仿佛在告诉人们:冬已尽,春将至。那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让人心生暖意,又平添了几分诗意。正如诗中所描述的那样,“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它们不择地域,在墙角、路边、山坡等都能见到梅花的芳影。一树梅开,暗香浮动,是大寒时节的传春报喜,也是它对岁月不变的深情。那是一种希望,一种期盼,更是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大寒时节,更是年味正浓时。家家户户开始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忙着准备年货。因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记得小时候,腊八一过,奶奶和隔壁大娘们就开始忙着蒸馒头蒸年糕,我们小孩子围着大人转,就等热气腾腾的馒头出锅。当一阵阵香味从屋内飘出,只听得里屋一声喊:“馒头出锅啦!”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点着红点的豆沙馒头往嘴里塞,烫得一边对着馒头吹,一边“咯咯咯”笑个不停。奶奶总是笑呵呵地叮嘱:“慢点吃,小心烫坏了嘴。”每咬一口,满嘴都是麦香味和豆沙的甜味,这味道,如今回味起来都是心满意足的甜蜜。

而父亲则忙着腌咸肉咸鱼,灌香肠等工作,随后挂在寒风中吹干,风中都是一股股腌制的肉香。母亲和婶婶们负责炒瓜子、炒花生。在浓浓的年味中,各种美食香气扑鼻,在袅袅的烟火气中,一锅锅饭香,一碗碗菜香,在万家灯火中升腾。这年味的香气,是许多人心中挥之不去的记忆,更是深情的呼唤,期待游子归家,盼望团圆的味道。

大寒至,冬将尽,春将始。愿每个人都能在这寒冷的冬日里,找到那一抹属于自己的暖阳,让我们积蓄内心的力量,勇敢地迎接新的一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