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俞月花
今年没有订报纸,原因是下半年儿子中考结束后,我们就要搬家了。换到南京的另一个区,送报纸可能比较麻烦。可是已经习惯了每天傍晚开信箱拿报纸,晚饭后摊开报纸跟儿子抢着看新闻,突然没了报纸,感觉心里空落落的,不踏实。
我曾在快报工作过几年,报社把大学教育条口分给我,于是南大、南理工、南财、南邮、南审计等高校,就成了我的“一亩三分地”。我一头钻进那些高校的社群中,从南大的官网到小百合,到高校社交达人,与他们建立微信联系,发展通讯员。微信朋友圈里一度有几百上千个高校朋友,其中有很多学生,直到现在,已经过去多年,他们中的很多人早已大学毕业,结婚生子,工作升迁,我都不舍删去。大多数人可能已经记不得我,但我始终记得在他们的大学时光里,我曾因为一件事采访过他们,他们报之以坦诚、热情。
我把那些年发稿后的报纸用文件夹一页页地收好,小心翼翼地珍藏起来,还发过朋友圈,说“等我满头白发,带着小孙子时,告诉他,这是奶奶我写的。”离职后搬过两次家,一直把这些报纸带在身边,把它们放在书架的顶层,我想我珍藏的不仅是那些年的报纸,也是我奔波奋斗过的青春。
儿子上初中后,我家里就订了快报,让孩子看看时政新闻,我每天从中看到老领导、老同事熟悉的名字,学习他们的写法,带给自己一种心灵的慰藉,甚至是一种归属感。有时心血来潮,我还给快报副刊投稿,再看到自己的名字被铅印在快报上,幸福感油然而生!
昨晚晚饭后,儿子习惯要看报纸,他说:“妈,报纸呢?”“今年要搬家就没订。”我说,其实我这些天心里也空落落的。他说:“赶紧补订啊!”我给以前的同事发了信息,“现在还能补订快报吗?每天看到快报才踏实。”她回:“有消息告诉你。”“好!”
尽管已经是互联网时代,尽管看快报+APP也可以,但是在温暖台灯下看报纸的感觉,看到考试资讯、养生知识、副刊美文收藏起来,心里有稳稳的落地感。
期待能补订上,不看快报不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