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副刊

柴火味

□湖北赤壁 游黄河

小时候的冬天,我喜欢赖床,躺在暖和的被窝里,睁着眼睛,就是不起来。

我听着母亲在煮饭。铁锅里的米开了,母亲在倒米汤。米汤倒了,锅盖上还沾有几粒饭,母亲就拿起了铁锅盖在锅身上敲了几下,清脆而不悦耳。我不喜欢这声音,因为饭熟了,我就要起床吃饭了。

然后我就闻到了饭香。这个时候,母亲要是不把铁锅挂高一些,或者把火塘里的火退掉,饭就要起锅巴,我要是闻到了烧煳味,我就要翻身起来,不然会挨母亲的骂。

锅巴泡到米汤里,不只是好吃,更是有一种香味。躺在床上,我就喜欢闻铁锅里飘出的锅巴的香味。

冬至前后,只要一进村子,就能闻到很多香味。家家户户都杀年猪,腌制腊肉香肠。把腊肉和香肠腌制好,就挂到火塘上面慢慢地烤着。

腊肉腊鱼渐渐地就有了烟火色。从外面看,都是黑色。可是你把那些腊货洗干净,它们就是金黄的颜色。烟火深入的味道,不只是香,还有那种甘味回环的味道,那既是烟火的味道,也是时光慢慢熬制的味道。

烧火的柴也是有讲究的,最好是香樟树的木柴。有一种香樟的味道,悠长而又绵软,甘甜而又带点馨香。在慢慢的熏制中,会烤出一滴一滴的油,滴在火上,火忽的一下,膨胀开来,然后瞬间又簇成一朵花。桂树熏制的有桂花的香味,栗子树熏制的有栗子的香味,有的时候,熏制的腊货,只要你有心,能吃出好多的味道,或许那就是一种岁月的味道吧。

家里人喜欢拿一个小竹篮,放上几块家里做的豆腐,挂在火塘比较低的地方,不几天就熏好了,硬硬的豆腐干切开,你能看到里面都带有烟火的颜色,那种微黑里的淡黄的颜色,烟火的气味被凝固在里面,是真正的香干子。

年关,家里也做一些丸子。有米泡丸子、肉丸子还有藕丸子、糯米丸子、苕丸子,要是我们想吃了,母亲就丢几个到火塘的热灰里,用热灰埋上,不一会用火钳夹了起来,用手把丸子往地上摔几下,摔掉它外边的灰,你能看到它外面黑黑的一层壳。用手掰开,一股热气冒了出来,满屋子都是香味,是那种烟火的香味。外壳是硬的,里面焦黄的软软的糯糯的,咬上一口,半天才缓过神来。吃得我们满嘴都是白色的灰土。

一家人围着火塘的时候,我们就烤糍粑。火钳搭到柴上,糍粑放上去,等一会,你要有人看着,要是等你闻到香味的时候,糍粑就要烧煳了。你定定地看着,它慢慢地软起来,然后就一边鼓了起来,另外一边也鼓了起来,整个都鼓了起来,你把它翻身再烤一下,连最边上的角都鼓了起来,你就拿起来,从鼓起的中间扯开,塞一些白糖进去,吃起来,又甜又香。

要是有吃了鱼的鱼刺就更好了。放到火上烤,要烤焦黄一些,你能听到鱼刺的呲呲声,那是鱼油跟火交织在一起的声音,你还能听到“吧嗒”的声音,那是鱼刺之间挤压的声音。烤好了,提起鱼刺的尾,慢慢地咬着鱼刺,脆而有声,香而不腻,吃到鱼刺边上的刺与主刺的地方,就能吃到鱼骨里的经络,那种如线一样细长的白色的软线,拉扯得长长的,香味十足。

那远去的烟火里,有太多的味道,那些味道其实就是一种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