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乱针绣,是一种独特非遗的刺绣工艺,它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近期,现代快报(常州)小记者工作室邀请常州单银娣艺术研究院黄莉老师,来到常州市实验小学带领小记者们走近乱针绣。
来自乱针绣工作室的黄莉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乱针绣的发展史。黄老师还给我们欣赏了许多她的作品,看似杂乱的针法实则乱中有序。终于到了体验环节,大家已经跃跃欲试。老师一边演示,一边告诉我们:“左手拿线,右手拿针。”沿着老师指示的位置戳了几针后,我发现针线走得歪歪扭扭,难看极了。我着急地询问老师,老师温柔地说:“没关系,耐心一点,看准位置再下针。”我再次拿起针,看准位置,放慢速度,终于缝出了一段直线,我长舒了一口气。看来乱针绣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要想绣出一幅作品,得要好长的时间呀!
三(4)班 王辰宇 指导老师 蔡楠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这乱针绣可是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名绣呢!它以分层加色手法来表现,它源于苏绣,最终形成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我们常州的乱针绣是灵活运用绘画语言,能让绣的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听了老师的介绍之后,我们还亲手尝试了乱针绣。在老师指导下,我们用了很多五颜六色的线,大家你一针、我一针,穿线的针在布上来回穿梭着,好不热闹。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自身体验并领略了常州的“乱针绣”技艺,也感悟到了我们常州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真的是太有意义了!
三(6)班 盛懋 指导老师 郭花
作为小记者,我体验了一次乱针绣。一开始我有些害怕,万一戳到手怎么办?直到拿到针才发现针头居然是软软的,我捏着细细的绣花针,拉着长长的丝线,准备穿针引线,可我不知该如何下手,老师看到了我的窘态,弯下身子悉心指导,我渐渐地掌握了乱针绣的小技巧,我的一针一线变得熟练起来了,最后一只栩栩如生的蓝蝴蝶在布上轻盈地飞舞。
三(5)班 姚芊墨 指导老师 万蕴慧
奶奶家书房里有一幅刺绣作品,它是由成千上万根纵横交错的丝线绣成,乱而有序。今天中午,我参加了小记者活动,对它有了更深的了解。原来,这种绣法叫做乱针绣。在最令人期待的体验时刻,我捏紧长着“尾巴”的针,对准布孔飞速戳了下去,左手娴熟地抽出针头,仔细地找准位置往上扎。我看着那扇蝴蝶翅膀,揉搓着发酸的手,陷入了沉思与遐想:乱针绣就像一台时光刻录机,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我们要让它薪火相传!
三(5)班 高明灏 指导老师 万蕴慧
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乱针绣的创始人杨守玉先生,以及不同的刺绣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第一次在扇子上绣一只非常美丽的蝴蝶。体验时,我小心翼翼地穿针引线,按照图纸上的标记,一针一线地绣制着蝴蝶的翅膀。尝试了好久,我终于逐渐掌握了乱针绣的基本技巧。这次体验让我更加感受到了乱针绣的独特魅力,也更了解传统手工艺的不易,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欣赏乱针绣,让这种美丽的艺术形式得以传承并且发扬光大。
三(3)班 周家琪 指导老师 吴雨蕾
“乱针绣”主要采用长短交叉线条,分层加色手法表现画面。一幅完整的作品需要经过描稿、铺底、细绣,往往需要耗费几个月时间才能绣出一幅生动传神的作品。小记者了解了乱针绣的技艺后,在乱针绣老师们的带领下上手实践。这次活动令我受益匪浅,既感受到了乱针绣的魅力,又明白了保护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三(6)班 石雅恋 指导老师 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