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迎新年

肉倬!泰州溱潼鱼圆飘出团圆味儿

刚出锅的鱼圆像乒乓球一样

过年期间,溱潼鱼圆一天能卖上千斤(扫码看视频)

一年又一年,春节仪式感拉满!龙年春节到来前,现代+推出“13市13场直播 看江苏人过年的仪式感”系列直播,跟着现代快报记者走进江苏13市,看各地过年的仪式感。泰州人过年,有吃鱼圆的习俗,取阖家团圆之意,这其中尤以溱潼鱼圆最为知名。2月1日,现代快报记者带着大家一起体验溱潼鱼圆制作过程,感受浓浓年味。

2月1日,现代快报记者来到泰州姜堰溱潼古镇的王师傅鱼圆店,远远就闻到刚炸好的鱼圆香味,很多游客也是闻香而来。

王珣是这家店的第三代传人。2012年,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当工程师的王珣,一次回乡时发现家乡溱潼的旅游业日渐发达,父母开的鱼圆鱼饼店很受青睐,几番思量后,他接手了这家父母经营多年的店铺。

食材的选择,火候的掌控,王珣从零学起。“食材要选用本地新鲜的草鱼、青鱼,剔除大骨后,把鱼肉细细刮下来剁成鱼茸,加入调料搅打成鱼浆,这样做出来的鱼圆入口细腻软嫩。”

为了展示如何做出正宗的溱潼鱼圆,一大早,王珣去买了一条5斤重的草鱼。“这是我们溱湖野生的鱼,肉质紧,做出来的鱼圆有嚼劲。”

用刀将鱼剔骨后取鱼肉,加入少量肥肉搅拌成茸泥,愈细愈佳。“以前没有搅拌机,大家都是用刀剁,现在正常会用搅拌机搅四次。”

随后,王珣取来一个脸盆,将鱼茸放进去,加入姜葱汁、蛋清、菱粉、料酒等,再加水用手调成糊状,单手使劲搅拌。茸泥稠稀的关键在于手感,觉得起厚时就要加盐“收膏”,此时要使出浑身力气搅拌,让其“上劲”。

最后的步骤是炸。只见王珣抓起一把鱼茸,手握成拳头,轻轻一捏,从大拇指和食指间挤出球形鱼圆,随即放进锅里。“这里关键是火候,如果时间炸久了,鱼圆就容易老,正常1分多钟就行。”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个个鱼圆先是沉入油锅底部,受热后就像一只只淡黄色的乒乓球在油锅里浮起。王珣随即用网状漏勺将它们捞出,放在准备好的竹筛上。

“真香!”记者拿起一个刚出锅的鱼圆品尝,一股鱼香瞬间充满口腔,咬到嘴里Q弹爽滑,用泰州当地方言形容就是“肉倬(zhuō)”。

王珣说,溱潼鱼圆具有“柔、嫩、韧、滑、鲜”的特点,以前家里来了重要客人,才做鱼圆招待。“以前溱潼家家户户都会做鱼圆,现在随着生活节奏变快,很多人过年自家不做了,就到店里买些回去。”

现场,除了购买的市民,很多订单是通过电商平台下单,最多的一单买了100多斤。

“过年是卖得最好的时候。”王珣说,他一年能卖出200多吨鱼圆,很多游子春节回家,返程时都要带点鱼圆走,因为这是家乡的味道。

如今,王珣申请注册了“璕锦”商标,还不断在食材和销售方式上创新。在他的手中,鱼圆这项有着几百年历史的传统地方小吃成为“网红”,焕发出新的生机。

对于泰州人来说,年夜饭饭桌上,鱼圆、冬笋、皮肚、木耳组成一大锅热气腾腾的“全家福”,预示着新的一年福气满满、团团圆圆。那一口鱼圆,是家乡的味道。

通讯员 乔梁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毛晓华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