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副刊

探访浦口火车站

□南京 吴月华

浦口火车站位于南京长江北岸,又称南京北站。她是一个世纪的缩影,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浦口火车站是我每年打卡之地,从下关中山码头乘轮渡过长江,十分钟时间到达浦口码头,南京北站历史风貌便带领人们瞬间穿越到百年前。

浦口火车站始建于1908年,1912年津浦铁路全线通车运营。她是连接平津冀的交通枢纽,通往西北、东北、华北以及山东半岛,在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之前,这里曾是终起点。

声声汽笛奏响,她曾令人们在骄阳烈日、雨雪风霜时在浦口火车站汇聚,站内外人潮涌动,人声鼎沸,摩肩接踵,日夜不息。她在这里呵护和迎送南来北往走西东的旅客,见证聚散别离,为理想奋斗。

候车大楼、售票房、月台长廊、贵宾楼、职工宿舍以及货运仓库等民国建筑经过百年风雨,遮阳防雨的雨廊,米黄色外墙,红色大屋顶,尖尖的屋脊,窗高而窄,自然飘逸的艺术曲线,在其独特的建筑里,领略中西文化交融的魅力。

月台长廊依然透着往日诱人的气息。月台呈东西走向,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一根根立柱支撑着伞状顶棚,延伸数百米,显得壮观大气。月台顶部的圆圈里,浦口两字清晰可见;隽丽秀美的玉兰灯屹立守护在这里,让人们穿越时空,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背影》,父爱攀爬月台买橘子的镜头,深深定格在几代人的心中。这里留下许多意味深长的故事,已成为记忆的载体。

如果你坐在月台上,等待着心爱的人下车,感悟父母的深沉、手足的亲情、朋友的真挚或铁骨柔情,仿佛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月台的最南边,当年抵达终点的旅客,熙熙攘攘地从这里出站,与拱形雨廊相连直到码头。

按下一组组纪实的快门,湛蓝的天幕下,从西向东拍下了月台、铁轨通向英式的车站大楼;从东向西拍下了月台、铁轨、通向远方的火车,仿佛一幅幅人间绝美的诗情画意。

曲折跌宕的浦口火车站于2004年停止客运业务,现承担货物的运输、装卸等任务。几列绿皮、红皮“先锋”机车,停摆在月台两侧。月台两旁的梧桐树,向西绵延,不离不弃陪伴延伸交错寂静的钢轨、斑驳的枕木,灌木杂草小花从路基石块中露出,见证欢聚话别。秋季,梧桐翠绿的叶子换上金色的衣裳,一片片掉落,遮没了站台、铁轨。人们徜徉其间,每一步都像走在秋天的童话世界。

轨道边一片紫色的花海成为游客拍照打卡地,沉寂的浦口火车站依然带来无穷的魅力。如今浦口火车站门前歌声悠扬,市民喜欢来这里感受历史气息,守着一份悠闲惬意时光,更是守着对百年老站的依恋情愫,追忆似水年华。他们有的唱歌、跳舞,有的打太极拳、练太极剑,小朋友们在此追逐嬉戏,不亦乐乎。优美的舞姿伴着旋律,与浦口火车站是如此的契合。

浦口火车站,见证了这座城市的风云变迁,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百年老站“复容”涅槃,给南京增加了沧桑感与厚重感,她让时光留下的记忆与情感一直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