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 周嘉煌
田园叙事
很多年前,依稀记得我家的后院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小型农场,由邻近的几家田户共同合资打理与经营。每每一到秋收的季节便能呈现满园硕果的好光景,孩子在田间嬉戏打闹,大人则忙着弯腰收割,地上生的,树上长的,好果实无不让人留恋。农场主亦有自己的苦恼,白天的热闹归热闹,要是果子来不及采摘,粮草无法收割完毕,一旦入夜,老鼠成群结队而来,简直如同核武器般的存在,其引来的祸事可想而知。故即便是夜晚来袭,也会存在每家每户轮流守田的现象。
为了庄稼不被破坏,起初有农户在不经意间提出引入猫的提议,正所谓相生相克,猫逮老鼠,庄稼得以保全。但是,在猫的品种上大家陷入争议,最后终于选择了最具备代表性的田园猫,这一桩事终于落下帷幕。田园猫,夜间活动之频繁你无法想象,护农的成效逐渐积累,形成如同密云盖天的好效益。
随着时间的流逝,转眼间我已经上了大学,农村里的年轻人也不再安守现状,渐渐开启进城寻工的模式,后院的农场已经没了年轻人的驻守。曾经不可一世的田园猫,其数量亦是从原来的双位数锐减到了如今的个位数,其中有一只便是我家的。我也好奇,猫咪在油水的滋养下竟然也能发腮,由于这个缘故,我亲切地称呼它为“馒头”,平日里只要稍稍一唤,它便能回应你以声响。馒头亦是上了年纪,行动也逐渐变缓,没了我孩童记忆中与群鼠骁勇善战该有的敏捷,现一股子慵懒劲儿跃然纸上。常日里,我时常用逗猫棒烦它,它既不感兴趣也不急着闪躲,没有反应与生气,任由我“风吹雨打”,脾气稳定得可怕,如同被岁月磨平了棱角。即便如此,我对这只田园猫的爱意也从未消散。
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已经步入城镇化的轨道,在乡间,往日里更加多见的泥泞小路已经被成片规整的水泥扑卷而过,地间小鼠肉眼可见的减少,田园猫为农场主捕鼠的故事已成为历史。如今,家猫除了外出闲逛,就是在暖阳下舔舐自己,来一场舒适的休憩。放假后归家的大学生总是过着循环往复的无趣生活,打游戏、听音乐、刷手机……日复一日,总会觉得没有意思,一旦需要寻找打发琐碎生活的事物时,他们往往会把眼光投向自家的田园猫。那日,城里刚上大学的表弟来我家做客,我们阔别多年,本以为会像少年闰土里描写的那般生疏,可谁能想到,馒头竟然成为我们两个人叙旧的开始,成为一根牵头线,将回忆连接起来。我们瞬间回到了一起在田间抱猫拼命奔跑,无拘无束的往昔。
因为馒头,表弟的小住变成大半个月的长住。表弟对馒头可谓真情流露,什么好吃的都别藏着掖着,上到玉盘里的珍馐,小到自己湖里捕来的新鲜活鱼,都要让馒头尝上一口味道。很快表弟即将启程回城,要说田园猫是天生具备灵性的动物,馒头能够凭借对环境中的气场来感应与推敲事情发展的走向,这一天,它不知道从哪里叼来的一只老鼠给表弟,以此作为回礼。我们都惊叹不已,家人更是笑话我,称猫比大孩子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