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 邱祖晖
春节期间,等候一个新生命的降临,是幸福的,也是焦急的。
“已经38周了,怎么还没有动静呢?”“已经39周了,人家38周就生了!”“哎呀,明天就要40周了,本来可以做龙头老大的,现在要变成小弟弟了!” ……
春节前后,每天早上看着女儿挺着大肚子从房间出来,嘴里嘟哝着,一脸的无奈,我们在帮腔的同时也给予她安慰:没关系,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宝宝的表现也不一样,可能他觉得在妈妈肚子里太舒服了,就不想出来了。
“十月怀胎苦甚多,母氏日在病中磨。”妊娠早期的反应,给女儿带来许多不适,呕心呕吐,茶饭不香,浑身乏力。过了反应期既要加强营养又要控制饮食,种种的限制打乱了正常的生活习惯。妊娠中后期每月一次到半个月一次乃至一周一次的产检,也是非常辛苦的。特别是看到女儿每一次要抽四五管血,我们很是心疼。怀孕期间,工作也不能放下,只能挺着大肚子上下班;地铁不能挤了,那就打车,下班后还得做孕妇操……
眼看着预产期就要到了,小宝贝在腹中稳如泰山。怎么办?听说有孕妇出去吃火锅,晚上回来就发动了,我们也出去吃火锅,刺激刺激他。保持运动,经常锻炼有助于生养,我们就外出散步,参观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你看看,小宝宝还没有出生就进入了名校!有人说爬楼梯有助于宝宝入盆,我们就一起陪着爬楼梯……为了早日见到小宝宝,我们真可谓千方百计,然而这个小东西不怕刺激,禁得住诱惑,“我自岿然不动”,就是不“退房”!
就在这样的等待中,顺产与剖腹产的选择迫在眉睫。好在主管的专家医生及时回归,在一番仔细的检查之后给出了明确的建议,宝爸与宝妈的意见也达成一致——终止合同,强行退房。我们接到消息后,急忙赶赴医院,为宝妈加油助力,迎接龙宝宝大驾光临。
在手术室外等待时,心情是复杂的,既有即将见到新生命的兴奋与激动,又有对未知情况的担忧和不安;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虽然没有戴手表,墙上也没有挂钟,但我的耳朵里却分明听到秒针一格一格走动的滴答声。我从楼上跑到楼下,又从楼下跑到楼上。终于手术室的门打开了,随即听到的是婴儿响亮的啼哭声,宝宝出来了!我们赶紧围过去,只见手推车里,一个头戴黄色的帽子,身穿黄色的婴儿服的“黄金宝宝”正在闭着眼睛大张着嘴哭着,哭声是那样的响亮,好像是在抗议我们不履行合同,不讲武德。皱皱的小手小脚舞动着,很生气的样子。可惜不等我们细看,护士就把他推走了,不过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又过了一会儿,宝妈被护士推到了病房。她的脸上有着如释重负的轻松、初为人母的幸福和手术后的疲惫。看到她平安地出来,我很是欣慰,上去摸了摸她的头,鼻子却无来由地一酸。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又赶到医院,小宝宝睡得正香。头发黑黑的,小脸红红的,眉眼开朗,天庭饱满,看着他,我们天然地感到内心的柔软,这感觉很微妙,与面对我们自己的孩子时有所不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类幼崽,他到哪一天才能长大呢?他会长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下半夜哭了四五个小时啊!”刚刚挂牌上岗的小爸爸小妈妈满是疲惫地向我们投诉。“嗓门可大了,可能哭了!”护工阿姨也打着哈欠说。
龙宝降世,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