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逝者

不惑之年白手起家,书写“娃哈哈”传奇

一生未退休,“凡人首富”宗庆后谢幕

宗庆后 视觉中国供图

记者25日从娃哈哈集团获悉,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因病医治无效,于当日10时30分在杭州逝世,享年79岁。

1987年,宗庆后带领一个校办企业的两名退休教师,凭着14万元借款,靠代销汽水、棒冰起家,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创立了“娃哈哈”这一知名品牌。宗庆后也成为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宗庆后是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十三、十四届代表大会代表,还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等荣誉。

综合新华社、澎湃新闻等报道

42岁承包校办企业经销部起家

宗庆后是杭州人,他早年被下放农村,在舟山海岛上晒过盐,在绍兴的一个茶场种过茶、烧过窑。1978年,他回到杭州顶替母亲的工作,在校办工厂做供销员。

1987年4月,宗庆后承包了杭州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靠代销汽水、棒冰及文具纸张起家。同年7月,宗庆后以花粉销货款和5万元银行贷款作为原始资金,筹建了杭州保灵儿童营养食品厂。

1988年,根据独生子女不愿好好吃饭、偏食的状况,宗庆后在浙江医科大学营养学系教授的指导下开发了第一个产品——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产品伴随着“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语迅速占领全国市场。

据宗庆后在日后的采访中回忆,当时“打”全国市场,他跑到一个城市,先与当地电视台、报社签约投放广告,然后拿着这份合同到当地食品公司铺货,此后就是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不出一个月一个城市就被“拿下”。他独创的“产销联合体”模式,在很长时间是中国消费品企业发展经销商渠道的模本。

随后,公司改名为“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1990年实现年产值1亿元,利润超2000万元,企业迅速完成了原始积累。

1991年,为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市场需求,仅百余人的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在杭州市政府的牵线搭桥下,以8000余万元的代价有偿兼并了拥有厂房面积6万平方米、职工2000多人的国营老厂——杭州罐头食品厂,创造了“小鱼吃大鱼”的奇迹。娃哈哈利用产品优势、资金优势和市场优势,迅速盘活了杭州罐头厂的存量资产。仅3个月后,原本亏损4000多万的杭州罐头食品厂就扭亏为盈,当年娃哈哈销售收入、利税就增长了一倍多,第二年销售收入就达4亿元、利润7000多万元,实现了“从小到大”的历史性突破。

1994年,为响应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的号召,娃哈哈兼并了涪陵地区的3家企业,组建娃哈哈涪陵公司。这家公司的成功使宗庆后“西进北上”、靠近消费市场就地设厂的步伐越迈越大。目前,娃哈哈已在29个省市自治区建有81个生产基地、187家子公司,员工近3万人。

1996年,娃哈哈纯净水诞生,娃哈哈开始从儿童产品领域向成人产品领域拓展。2004年,娃哈哈实施“全面创新”战略,不断推出营养快线、爽歪歪等新产品。如今,娃哈哈已成为国内的食品饮料龙头企业,其产品涵盖蛋白饮料、包装饮用水、碳酸饮料、茶饮料等十余类200多个品种。

曾经的“达娃”之争

在娃哈哈的成长历程中,不得不提的是法国达能强行收购娃哈哈事件。

2007年4月经济参考报以《宗庆后后悔了》为题报道了法国达能公司欲强行以40亿元的低价并购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达56亿元、2006年利润达10.4亿元的其他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

经济参考报的报道发出后,由此引发了达能与娃哈哈的激烈交锋,以及众多媒体的跟进报道。据新华社2007年6月报道,宗庆后致信法国达能总部,宣布辞去娃哈哈与达能合资的39家公司董事长职务。

中国新闻网刊登的一篇报道回溯了“达娃之争”。达能与娃哈哈的“姻缘”起源于1996年,当时,达能集团与娃哈哈集团牵手成立了5家合资公司,并约定中方不能经营生产与合资公司有竞争的产品。随后10年,娃哈哈集团又建立了一批与达能没有合资关系的公司,并生产以“娃哈哈”为商标的系列饮料和食品。2007年,达能以娃哈哈非合资公司生产的产品擅自使用“娃哈哈”商标违反合同为名,要求以4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并购娃哈哈集团其他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遭到宗庆后的强烈反对。

达能随后称宗庆后违反协议,在合资公司之外使用娃哈哈商标,并发展了与合资公司竞争的一批企业。随后,双方分别在美国、瑞典、杭州等地提起一系列诉讼与仲裁申请。最终,在两国政府的协调下,双方中止了法律程序进行和谈。

“达娃之争”直至2009年9月才画上句号。据中国日报报道,达能发布公告,与娃哈哈达成友好和解方案。作为和解方案的一部分,达能和娃哈哈将终止其现有的合资关系。达能同意将其在各家达能-娃哈哈合资公司中的51%的股权出售给中方合资伙伴。

娃哈哈重回宗庆后手中,在其带领下进一步发展壮大。娃哈哈集团官网显示,在创始人宗庆后的带领下,35年累计销售额8601亿元,利税1740亿元,上缴税金742亿元。企业规模和效益连续20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位居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前列。

“我这一生并不非凡,但我干了一番事业”

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善贾”的杭州人》中描述上世纪90年代与宗庆后的见面:他讲起话来有点害羞,当他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唯一的表示就是不断地给你递烟。恐怕连宗庆后本人也不会想到,他后来会成为中国“首富”。他也是杭州城里继胡雪岩之后的另一个“首富”。

宗庆后家族2010年登上胡润百富榜中国内地富豪榜“首富”的宝座,同一年还在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排行榜中居于首位。在2012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宗庆后重新登上首富的宝座。宗庆后家族在这一年也再次登上“胡润百富榜”榜首。

近几年,宗庆后在富豪榜依然榜上有名。比如,2022年11月,他以69.5亿美元财富位列《2022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第45位。2023年的“胡润百富榜”上,宗庆后以950亿元的财富位列第31位。

“其实是不是‘首富’,我心里都没有起伏。当年开始创业是为了生存而奋斗,等资本积累完成,是在为社会工作,财富实际上也是社会的,对我而言就是个数字,体现人生价值而已。”宗庆后曾表示,民营企业家除了吃穿用之外的财产都是社会的,要履行社会责任,“为老百姓造福,人家才尊重你的财富。”

宗庆后在2018年的一次演讲中表示:“我经营娃哈哈的30多年,一直想做些能实现个人价值、也能为社会带来价值的事,比如创新产品、创造财富、帮扶弱势、公平交易。”在演讲最后,他说:“当我老去,可以对所有人说,我这一生并不非凡,但我干了一番事业,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为时代、社会和国家提供了一些正能量。”

“我不会退休,只是会退居二线”

有人称宗庆后为劳模,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坚持工作10小时以上。

澎湃新闻也曾报道,2016年前,庞大的娃哈哈“帝国”中,在董事长、总经理宗庆后之下没有设立一位副总,由宗庆后一人掌控大权,全国百余家子公司的负责人,全部直接向宗庆后汇报。直到2016年1月,公司新提拔了两位副总经理。

2021年,宗庆后之女宗馥莉接棒娃哈哈总经理一事,引发了外界对于“二代”们接班问题的关注,宗馥莉作为集团接班人逐渐走向舞台中央。

据中新经纬报道,宗馥莉在娃哈哈内部做出了一系列创新:10年没换包装的“头牌产品”营养快线改头换面,推出色彩丰富的限量包装,同时推出相对应的彩妆盘;代言娃哈哈20年的王力宏被换掉;还积极拥抱Z世代,推出钟薛高联名款AD钙奶雪糕、泡泡玛特联名款PH9.0苏打水、英雄联盟联名款苏打水、斗罗大陆联名款营养快线等。

2021年12月9日,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宗馥莉出任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负责日常工作,即日起生效。宗馥莉将与公司董事长宗庆后一同,为娃哈哈的稳健发展注入长青活力。

宗馥莉于2004年进入食品饮料行业,自2007年担任宏胜饮料集团总裁,独立带领宏胜成长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并自2018年4月起担任娃哈哈集团品牌公关部部长,自2020年3月起兼任娃哈哈集团销售公司副总经理。

对于宗馥莉,宗庆后2021年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表示,“我就让她(宗馥莉)在市场上学,自由发展。万一她做得有点不大对,提醒一下,这样她比较容易接受。你要说教式的,她根本不会理你。现在年轻人都这样,认为自己是最能干的、最好的。”

2023年,宗庆后曾在央视财经《对话》节目中表示,守业比创业更难。创业的困难在于没钱没资本,但通过努力奋斗,成功的希望比较大。而现在竞争太过激烈,守业必须要坚持创新。“我不会退休,只是会退居二线。就让年轻人在前面去冲锋,我在后面看着,有走偏的扭转一下,给他们出点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