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吴昱 记者 严君臣)在影视剧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形,男主被敌人一刀刺进心脏部位,却意外存活,给出的原因是心脏位置与常人不一样,长在了右侧胸腔。这种情况并不是编剧的脑洞,在临床上,专业的术语叫“镜面心”。2月28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近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尤庆生教授,就为74岁的“镜面人”郭大爷(化名)在镜面心上实施了二尖瓣膜和三尖瓣膜修复术。
家住启东的郭大爷平日一向身体健康,但是近半个月以来时不时感觉胸闷气短、呼吸不畅,且症状持续加重,胸闷气短的时间能长达数小时。经人推荐后,郭大爷的家人带着他慕名来到通大附院心胸外科尤庆生的门诊,作进一步的检查。
根据心脏彩超等系列检查结果显示,引发郭大爷上述症状的是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不全,需要通过二尖瓣膜和三尖瓣膜修复术予以治疗。手术本身并不复杂,心胸外科有着丰富的手术经验,但是据其家人所说,他是很罕见的“镜面人”。“镜面人”的心脏、肝脏、脾脏、胆等器官的位置与正常人相反,其中心脏位于右侧胸腔,心尖指向右下,又被叫做“镜面心”。
镜面人的出现概率仅为两万五千分之一,而在镜面心上实施修复手术的更是少见。“因为患者的心脏位于右侧胸腔,术中主刀医生的站位、手术切口选择、缝合操作,甚至是手术器材等均要与常规手术相反,团队需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提前演练手术步骤。”尤庆生说道。正常手术时主刀医生应该站在患者的右侧,而在这台手术中,主刀医生站在患者左侧,并根据镜面人器官的特点连接体外循环管路,切口也相应改到心脏左侧。
此外,手术需要用到的三尖瓣成型环也是按照正常心脏的位置设计的,直接装在输送器中无法与镜面心吻合。尤庆生团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术中对三尖瓣成型环进行改造,让其能够与镜面心相适应。
在麻醉手术医生和手术护士的默契配合下,尤庆生团队成功地在镜面心上完成了二尖瓣膜和三尖瓣膜修复术。术后第二天,郭大爷顺利拔除呼吸机,各项生命体征稳定。术后一周,郭大爷已经能够下床自主活动。“我现在完全感觉不到胸闷气短,也能自己下床走走,真是太感谢医生了!”郭大爷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