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南京眼

有温度的城市更新留住“古都味道”

百子亭天地预计下半年正式开放

▲百子亭天地项目预计下半年开放 图片来源:南京建设公众号

◀正在打造的百子亭天地南区、北区贯通联动

南京百子亭天地项目的更新改造,一直备受关注。2月29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建委获悉,作为南京第三批城市更新试点项目的百子亭天地近日迎来新进展,项目一期北侧建筑基本完工,南侧历史风貌区修缮进度加快,预计2024年下半年正式开放。

通讯员 宁建轩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赵丹丹

百子亭是从明代流传至今的南京老地名。1930年前后,这一区域发展为住宅群落。书画大家徐悲鸿、傅抱石等多位名流政客在百子亭建设宅邸。随着历史的变迁,原有的历史风貌逐渐被掩盖于密集房屋中。为让老建筑、老街区“活”起来,玄武区启动百子亭片区更新。

建设单位玄武城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一期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侧历史风貌区保留修缮11栋名人故居,规划建设4栋建筑;北侧区域配套建设3座综合体,南区、北区贯通联动。

从中央路转进傅厚岗可以看到,目前项目南侧历史风貌区围挡已经拆除。据了解,11栋历史建筑中,徐悲鸿故居、傅抱石故居、段锡朋故居、杨公达故居、原敏兴故居等5栋房屋已修缮完成,余下6栋建筑也将于今年启动修缮。

为还原历史原貌,玄武城建集团联合多所高校,充分调研考证,寻找历史照片,细化修缮细节。在徐悲鸿故居修缮过程中,项目剥除了外立面后期增加的瓷砖,根据照片调配出灰黄色涂料粉刷墙体,保留部分青砖。

目前,徐悲鸿故居、傅抱石故居以“艺术中心”定位焕新升级。前期,X·SPACE傅抱石空间已投入使用,陆续开展“酿酒的石头”“万物凶猛”等主题艺术展,引领新时代文艺创作风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未来,这里还将会打造国内外艺术家文化社交、互动展览、创意沙龙等多元平台,让当代艺术与传统历史交融共生。嵌入式分布于历史风貌区的4座配套建筑中将引入轻餐饮,丰富多维度消费体验。

徐悲鸿故居变身“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成为向广大市民免费开放的文化休闲一站式城市客厅。百子亭“梧桐语”作为公益场所,可供市民品茗阅读、休憩赏景,还提供了免费无线网络、雨伞借用、卫生间等便民服务。

更新的不仅是建筑,崭新业态更让百子亭“活”起来。据了解,百子亭天地项目面向潮流首店、品牌旗舰店、音乐演出等,持续招引多元复合新兴业态。未来的百子亭天地,将打造为古今融合、业态多元的“城市会客厅”与标志性文化打卡点。穿越南侧历史风貌区走进北侧区域,配套的3座综合体与南侧建筑风格统一。北侧建筑层高为3至6层不等,呈“退台式”分布,以连廊相连。外立面为大面积的青砖,以锈色钢条间隔。所用青砖均为回收旧砖,呼应南侧历史风貌区。

目前,北侧综合体已签约引入Live House,将打造星级多变影院,还计划引入特色餐饮、设计师品牌,打造潮流集聚地。南侧历史风貌区在延续历史文脉基础上,融入文化艺术元素。

用有温度的城市更新留住“古都味道”。除了百子亭项目,在今年的南京市城市更新项目实施计划中,南京还将持续推进大油坊巷(小西湖)、荷花塘等历史风貌区更新改造,让更多老建筑焕发新生机,续写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