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年俗,品年俗,‘我家的年俗’我来说”。新学期伊始,无锡市观山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们回到学校共聚一堂,叽叽喳喳地说起了自己父母老家的年俗。
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年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观山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们回到父母老家,和老家亲人们一起度过春节,在热闹的新年氛围中体验不一样的特色年俗。
孩子们的家乡遍布大江南北,大多来自江苏,也有来自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山西等不同省份。正因这种地域上的差异,孩子们所接触到的年俗“大不同”,年俗活动五花八门,每一个都能够体现出当地的特色与文化风俗。
“我家的年俗”我来说,孩子们在聊起自己的家乡可是一个个来了劲,你一言我一语,互相之间还认起了“老乡”。年俗文化的碰撞,让他们产生了奇妙的联系,在感情上进行了共鸣,从假期的分别后一下变得热络起来。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尽管有着这么多的“小老乡”,各地年俗之间的差别还真不小。
孩子们和家长们通过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下自家的年俗,在班级里绘声绘色地描述在老家过年的景象,还一起拼凑出了一幅中国年俗地图。在年俗文化的交流中,不少孩子都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加丰富的认知,激发了乡土情怀。
年俗的表达不仅是在文化上,美食也是传统文化在舌尖上的一场绽放。孩子们热情地将从家里带来的土特产拿出来分享,组成了一桌迟来的“年夜饭”。
孩子们一边品尝包含天南海北风味的美食,一边品味美食所承载的文化传统,用味蕾感受这些年俗特产中的美好寓意。
年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通过对年俗的分享与了解,孩子们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从年俗中体味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
蔡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