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3月5日上午开幕。过去一年,对代表提出的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等相关建议办理得如何?如何唱响新时代的“长江之歌”,更好地保护长江生态?听听全国人大代表们的履职感受与建议。
代表建议办理见实效,“诗中的长江”走向现实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席冉冉联合6位代表提出《关于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议》。过去一年间,多个部门共同办理了这份建议,积极推动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
为了把建议办理工作落细落实,2023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资源开发司安排工作人员,专程前往重庆邀请冉冉等代表进行专题调研、组织召开座谈会,探讨如何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出建议办理思路。
文化和旅游部在办理中采纳代表建议,牵头制定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实施方案》,编制《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会同国家文物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同步推进沿线13省份编制分省份规划,会同国家文物局组织沿线13省份开展文物资源调查,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各地在项目谋划中,把准建设方向,严防大拆大建违规开发、千篇一律同质开发、政绩工程盲目举债开发等不良倾向。
2023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提交了一份“关于在南京建设(中国)长江文化博物馆”的建议,也得到了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部相关部门分别在去年6月和11月两次来到南京,当面与她深入沟通交流。“作为一名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首次履职提出的建议就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让我充分体会到了人大代表的主体地位,给今后履职增添了无限动力。”宋燕说。
全国人大代表李洪耀:
唱响新时代的“长江之歌”
“长江边上的人大代表更应尽责担当,保护好长江,在新时代打好‘长江牌’、唱好‘长江歌’,让绿水青山代代相传。”谈起自己的履职感受,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长江村党委书记李洪耀坦言,这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
李洪耀介绍,长江村拥有长江岸线和海岸线的优势资源,通过发挥港口经济潜在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和物流产业,建成长宏国际船舶产业园,成功打造了“废船拆解—废铁冶炼—钢材轧制—船舶修造—远洋运输”全流程循环经济产业链。
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长江村已发展成现在远近闻名的“幸福村”。2023年12月8日,以“共护母亲河、同建幸福村”为主题的长江大保护与乡村振兴百村座谈会在长江村举行,来自长江两岸近百个村庄的代表齐聚一堂,共谋发展之道。作为座谈会的发起人之一,李洪耀表示:“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每一位长江儿女都有责任保护好长江、建设好长江边的家园。”
李洪耀说,长江流域的各个村庄是长江大保护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受益者、共享者。为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发展对环境的压力,长江村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停长江化工厂,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和低碳设备投入。
全国人大代表许庆民:
实时立体化监测“中华水塔”三江源生态数据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大河从这里起源。三江源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重要启动区、我国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国家支持青藏高原开展了多项重点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系统保护成效显著,但生态系统功能性恢复需要长期科学准确的监测数据支撑。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许庆民建议,出台政策,支持典型生态修复工程开展长期性、综合性观测,建议选取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区开展试点。
同时,加大对三江源地区的立体化生态监测,联动自然资源、林草、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实现监测数据共享;继续加大对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和典型区域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试验区建设。
2024年全国两会,关于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等相关话题依旧是热点,相信也会听到更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言献策。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宋经纬
综合全国人大、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青年网整理
图源:全国人大、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