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凤凰游

《黑神话:悟空》获批版号,国产3A大作蓄势待发

西游IP游戏,敢问路在何方

《黑神话:悟空》游戏截图

《黑神话:悟空》视频中出现的古建筑

2月27日,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站公布2024年2月份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备受瞩目的国产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在列。消息一出,相关话题迅速冲上微博热搜,不少网友欢呼“终于等到了”。

《西游记》可谓我国真正的“国民级IP”,海内外不少游戏作品都脱胎于此,这些游戏或是稳步前行,或是昙花一现,亦或是沉淀于时光中。作为一款取材于《西游记》、充满东方魔幻元素的国产3A大作,《黑神话:悟空》再度将人们对西游IP的关注提升到新的高度。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刘琳

《黑神话》四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

一直以来,《黑神话:悟空》被大批玩家冠以“中国首款3A游戏大作”的头衔。

2020年8月20日,国内游戏开发商游戏科学发布了《黑神话:悟空》的首支实机演示,如灵猴问世,石破天惊。13分钟里没有太多修饰,流畅的战斗动作、生动的细节刻画、直击人心的视效,让不少玩家热泪盈眶,“这是我们自己的‘悟空’”。

此后,游戏科学拾级而上,每年的“8月20日”,准时交出一份研发进程汇报单:2021年8月20日,《黑神话:悟空》第二支实机演示如约而至,视频内容基于虚幻引擎5录制;2022年8月20日,西游记经典关卡盘丝洞的“蜘蛛精”实机剧情CG曝光,属首次向大众展示“文戏”内容;2023年8月20日,《黑神话:悟空》在杭州开放试玩版本,不少UP主和试玩网友对游戏的视觉效果和战斗系统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完成度远超想象,质量上乘。

2023年12月8日,在TGA2023年度游戏大选典礼上,《黑神话:悟空》官宣定档2024年8月20日发售,同步上线PC、PS5、Xbox全平台。

随着今年2月喜提版号,以及此前公布的上线信息,这意味着《黑神话:悟空》与玩家见面的日子将正式进入倒计时。2月29日,SteamDB数据显示,在Steam上最受用户关注的游戏榜单上,《黑神话:悟空》已超越《空洞骑士:丝之歌》位列榜单第一位。

近年来,文娱市场上西游IP衍生品良莠不齐,导致西游IP口碑持续下滑。《黑神话:悟空》的横空出世,对于唤起国人的西游情怀,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不同于原著里受限于紧箍咒的孙悟空,《黑神话:悟空》着墨于齐天大圣的能力超群,以及他的反抗精神,加之游戏本身自带的假设感,会比真人电影更容易击中观众内心。”中国传媒大学教师金宇轩曾在CCTV6的节目里对《黑神话:悟空》进行评析并表达了认可。

在2023科隆国际游戏展上,《黑神话:悟空》在与《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装甲核心6》等一批全球优秀游戏的竞争中突出重围,斩获最佳视觉效果奖。国外玩家对试玩部分均给出了8分到9分的高分,他们不仅对游戏试玩中精彩绝伦的Boss战赞不绝口,更被游戏背后波澜壮阔的东方史诗感所震撼。

在《黑神话:悟空》的官网上,创作团队写道:“我们的野心,不只是去重新塑造一个个大主角。而是用顶尖的画面,丰富的细节,沉浸的战斗体验,足量的剧情演绎,去还原我们心中一直存在的那个东方魔幻世界。”这群自称“最想做西游的人”将在150多天后交出一份完整答卷。

百变“西游”,游戏人偏爱的IP

从诞生之日起,《西游记》已经风靡了400多年,穿越古今,蜚声海内外,其传播度和世俗化的特征,使“西游”这一IP成为小说、电影、动画、剧集等艺术形式中取之不尽的文化瑰宝。仅在电影领域,《西游记》就被改编近百次;而西游IP的游戏化,也伴随着游戏产业的发展,经历着漫长而有趣的探索过程。

1986年,日本游戏公司Capcom推出了一款名为《SonSon》的横版射击游戏,被公认为西游游戏的鼻祖。而国内最早的西游题材游戏则要追溯到1993年天堂鸟公司发布的DOS游戏《西游记外传》。

千禧年前的主机、街机时代,在沿用原著主线剧情基础上,《悟空外传》《西游释厄传》等游戏作品开始打破传统的西游世界观,融合科幻、神话等元素,设计五行相克、角色兽化、神将召唤等设定,大大丰富了玩法趣味性。

进入21世纪,随着MMORPG网游成为主流,涌现出大批以网易的《大话西游》和《梦幻西游》为代表的西游题材网游,《梦幻西游》曾创下在线玩家人数最高的纪录,成为一代玩家的青春回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阶段出现的腾讯旗下《斗战神》,正是游戏科学创始团队在《黑神话:悟空》前对于西游题材的尝试,团队曾耗时多年打造了《斗战神》前三章内容,后因故退出了项目。这款游戏在剧情编排上并未遵循大众熟知的《西游记》原著剧情,而是在原著基础上进行改编,使得整个游戏在剧情和画风上偏向“暗黑系”。

此后,随着智能手机成为主流,端游移植手游渐成风潮,原创西游手游也不断涌现;一批独立游戏则以风格化的美术画风,在众多西游题材作品中脱颖而出。

由此可见,在游戏的研创过程中,作为“国民级IP”的《西游记》为开发者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究其原因,离不开其丰富多样的故事情节、独特的角色塑造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

从故事本身来说,《西游记》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九九八十一难,如同游戏关卡,一关接着一关,每一关都自成主题与情节,破关的方式也随之变化,与游戏玩法设计有着天然契合。

在描写宏观视角的同时,《西游记》也关心个体命运。不管是师徒一行,还是小妖大能,一百多位登场角色,个个立体饱满。孙悟空作为绝对意义的主角,其角色弧光与命运悲歌,为玩家所偏爱。可谓“无论时代怎么变化,岁月如何消磨,搅动天地的齐天大圣仍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

此外,《西游记》所具备的丰富内涵与思想厚度,使西游成为一种庞大的文化。在反复而多元的解读与演绎中,其文化内涵也在不断深化与拓展。有学者认为,《西游记》的内容具有成长性,会随着时代更替产生新的意义和价值,那么基于此的游戏创作,也就有了广阔的发挥空间。

焕新西游IP,当与时代共进步

西游IP之所以长盛不衰,至今还在持续诞生衍生品,除了经典本身的魅力,还源于其市场价值与广泛影响力。纵观当前的IP市场,不少游戏厂商看到成功案例后纷纷效仿,西游题材的网游和手游进入井喷式发展。近年来,西游IP被不少颠覆经典、胡编乱造的作品滥用,西游IP本身的口碑一度跌至谷底。

2019年10月,改编自同名热门动画电影的游戏《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登陆Steam,上线后翻车惨烈,游戏质量引发玩家吐槽。除了被诟病的PPT式过场动画、换皮式怪物建模外,高昂的定价也让玩家反感,即便是最便宜的普通版本也达到199元,“没有3A的品质却打上了3A游戏的价格”“实在与国漫的水准相去甚远”,玩家对此表示不满。虽然该游戏后续采取了降价、优化体验等措施,但目前Steam评价仍为“褒贬不一”。

单纯蹭IP的项目为何走不通了?低质量改编作品,无外乎想借助IP知名度,最快速度吸引投资方与玩家的关注,以此降低成本,获得更多收益,而市场大浪淘沙,留下的终归是品质过关的产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的审美水平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只有那些把准时代脉搏、回应大众关切、引起审美与情感共振的优秀改编作品,才能真正打动人心。在IP改编走向纵深的今天,创作者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尊重经典的基础上,进行时代化的改编。

涉及到改编,就绕不开改编的界限与尺度。若循规蹈矩,百分百还原,可能会落入生搬硬套、剧情僵化的窠臼;若抛弃原著,一味求新,则会背离IP主旨精髓,引发诸多争议讨论。游戏科学创始人兼CEO冯骥曾表示,“我们要求所有的设定都从原著中找根据,创造‘对味’的西游世界。”《黑神话:悟空》所着眼的天命、救赎、执念、自我、怕与爱、善与恨等命题,从《西游记》原著中提取,放在当下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其次,飞速更迭的现代科技为再造“时代西游”提供了绝好的条件基础。在《黑神话:悟空》发布的多支影片中,出现了重庆大足石刻、天津独乐寺、山西晋城玉皇庙等中国古建遗存,让海内外玩家为之惊艳。据了解,制作团队曾多次前往山西等地,为游戏中会用到的古建筑素材取景,并利用3D重建等技术,在最大程度尊重细节的前提下,在游戏中还原这些古建筑的样貌。游戏科学联合创始人杨奇曾表示,希望更多的人能在游戏中感受到中国古建筑之美。

在海外社交媒体上,不少国外玩家在看过《黑神话:悟空》的预告影片后开始刷起了《西游记》原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经由电子游戏这一载体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焕新经典IP的征程中,新兴科技为传统文化的创新演绎注入了新生命;而借助科技和创意的翅膀,中国故事与中华文化将在国际传播中走得更深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