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娜 实习生 吴松霞)卫生间、楼顶、地下室……建筑防水对每户家庭来说都是“刚需”。日前,南京建筑防水保温行业协会召开2023年度总结表彰大会。现代快报记者从会上获悉,随着2023年国家《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正式实施,工程质量防水领域迎来重大变革,一批与《规范》相匹配的防水新材料新技术已陆续在新建建筑上实施。此外,随着住宅交易的存量房时代加速到来,房屋漏水渗水的修缮需求增加,建议市民在修缮时尽量选择有资质的企业,以免“越修越漏”。
2023年4月1日起,根据新实施的《规范》要求,今后地下室防水设计工作年限与结构同寿命,屋面防水设计工作年限不低于20年,卫生间等室内工程防水设计工作年限不低于25年。如今,《规范》实施已近一年,一名业内人士表示:“在此后拿地设计施工的企业都已经在按照新规的要求施工了。”记者注意到,与会多家企业也表示,已经研发出了与《规范》防水设计工作年限相匹配的防水产品,并已在多个项目中进行应用。由《规范》催生的一系列防水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或引发建筑防水领域的新变革。
当前,住宅交易的存量房时代加速到来,一些房屋由于建筑材料的老化不能再满足居住的需求。老房更新、房屋修缮需求增加。此次会上,也有多家企业针对房屋更新、防水修缮等作了经验交流。一般来说,建筑屋面渗漏率高于地下室渗漏率和室内渗漏率。以屋顶漏水修缮为例,在选材上,屋面防水材料要有整体性,抗渗耐腐,要有超强的耐候性,并能适应环境、绿色环保,对光、热、臭氧要有承受能力,能承受一年四季的温差变化,拉伸强度要高等。
东方雨虹江苏公司技术总工李辉提醒,对房屋修缮,要选择有针对性的方案,比如屋面渗漏如果很严重,只在表面铺防水卷材就起不到效果,需要整体翻新。如果局部渗漏,可以采取注浆等方法。地下室如果渗漏要先修复结构,再做防水。
与会专家提醒,居民在装修阶段最好做好前置防水措施,有条件的话做好装修施工监管。无论装修还是防水,要选择有资质的企业,不要找路边的“游击队”,也不要轻信网上所谓的“网红”检测“神器”。
记者注意到,一些防水企业也将防水检测的“黑科技”产品带到了现场,比如渗漏巡检仪、听漏巡检仪、探地雷达等,能够更精准地对渗漏建筑进行“体检”。比如,如果外墙出现空鼓、渗漏,可以使用红外探测仪进行检测,经探测仪反射回来的温度不一样,呈现的影像效果也不一样,“病灶”在哪里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