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副刊

一树杏花满院春

□河北保定 张天成

周末驱车回老家看望父母,刚下车,便有一阵淡淡的清香直入鼻息,走进院内惊喜地发现,原来是小院的杏花开了。暖暖的阳光下,满树杏花尽情绽放着,灿若云霞,让原本萧瑟的小院生机盎然。

“你来得正是时候,这几天杏花开得正好,再过几天花儿就该谢了。”母亲笑着说。我迫不及待地掏出手机,拍下这一树的杏花,发了个朋友圈,记录下春日里的美好。

小院这株杏树已经有十多年了,每年阳春三月,气温渐渐回暖时,光秃秃的枝丫上就会率先绽出细碎的红色花蕾,这是杏花赶来报春了。杏花是会变色的,初放花蕾呈红色,随着花瓣的伸展,色彩由浓渐渐转淡,盛开后逐渐变成白色,花色白里透红,如粉面胭脂,姿态娇美,如云似锦。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咏杏五绝》里写的“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描述的就是杏花红白变换的独特景致。杏花一开,整个小院都春意萌动,风一吹,空气里也弥漫着香气。偶有蜜蜂飞来,驻足在花蕊间,嘤嘤嗡嗡忙着采蜜,颇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意境。

杏花的盛花期很短,一般只有四五天的时间,一场春雨过后,雪白的杏花便纷纷飘落枝头,落英缤纷铺满一地。春雨和杏花连在一起,似乎有种天然的诗情画意。每当看到飘落一地的花瓣,脑海里便也会浮现出那些动人诗句。南宋僧人志南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写尽了杏花中春雨的点点轻柔。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仿佛让人置身于深幽的小巷,耳畔传来阵阵叫卖杏花的声音。雨后的杏花像是完成了报春的使命一样,悄然谢幕,杏树也开始了竞相生长。

看着眼前这满树的杏花,儿时的记忆一下涌上心头。这株杏树本不是特意种植的,而是母亲从村边的河沟“捡”来的,或许是当时吃完杏子的人随手把杏核儿一扔,没想到竟然长出了幼苗。在母亲的呵护下,这株幼小的杏苗越长越大,到后来逐渐开花、结果,给我单调的童年增添了无限乐趣。

小时候,杏花开时,我和小伙伴们会在杏树旁玩游戏,围着开满花的杏树画个大大的圆圈,谁赢了便可以进入圈内当“守花岛岛主”。过家家时,我们会把凋谢的花瓣一瓣瓣收集起来,随风扬起,营造出“花间仙境”的场景。到了初夏时节,杏树结了果,每天放学我都会跑去看一眼,等不及杏子完全变黄,便摘下来尝鲜,那酸得直流口水的画面至今记忆犹新。

多年以后,回想起杏花带来的美好,依旧会嘴角上扬。这些回忆如同一束温暖的光洒在心田,使我在这浮华的世界中寻找到一份纯真与宁静。如今久居闹市,听惯了车水马龙的喧嚣,重新坐在幽静的小院里,赏着一树杏花,惬意而自在,心头涌上一种莫名的踏实感和幸福感,那是在老家才有的感觉。

返程时,我悄悄折了一枝杏花带回城里,插在客厅的花瓶里。春的气息在屋内萌动,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正款款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