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一件惠民实事,但是后续维保问题也困扰了不少居民。2024年1月,现代快报关注到南京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多在个人名下、后续维保成难题的问题。3月20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京玄武区已在推进市场主体托管加装电梯工作,并于近期开展加装电梯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部分加装电梯创新采用15年全周期托管模式。当天,南理工小区570幢2单元加装电梯完工交付,同步委托建设单位15年全周期托管。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赵丹丹
3月20日上午,南理工小区570幢2单元加装电梯完工交付,3楼及以上业主们顺利拿到了电梯刷卡钥匙。业主胡先生很高兴,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2017年,南京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他们单元业主平均年龄都是五六十岁,考虑到以后年纪大了上下楼的问题,不少业主想加装电梯。“邻里协商、准备申请材料、签字就花去了很长时间,电梯终于在2023年9月开工建设。”胡先生说,除了建电梯需要各家按比例出钱外,后续的维保也是难题,考虑到将来省时省心,他们同步筹集了维保资金,采取了电梯建好后同步交由建设单位易加梯建设有限公司托管的模式。
江苏易加梯建设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15年全周期托管模式,就是企业作为第三方管理单位,对加装的电梯进行全周期维保,维保内容包括电梯日常巡检维保、电梯维修、电梯钢结构井道维护、电费缴纳等,“我们以后是电梯使用单位,同时也承担安全责任。”相关人员表示,一般后期维护费用为6000~7000元/年,居民一次性缴纳15年。”居民也担心数额较大,存在风险,为此这笔维保费用由政府部门监管,相当于本单元的电梯‘维修基金’,每年电梯年检报告拿到后,政府部门再拨款。”据悉,南理工小区还有3台电梯也采用了这样的模式。
玄武区增梯办负责人周英明表示,自2017年加装电梯工作开展以来,截至目前,玄武区共有660部电梯投入使用,占全市加装电梯总量三分之一还多,其中大多数电梯登记在个人名下。但后续由于产权人变更、搬家等问题,出现了部分电梯后续维保困难的情况。尤其是不少电梯钢结构井道容易出现锈蚀、渗漏、沉降等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区增梯办已经在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推进托管工作,主要有三种方式:托管给物业公司、托管给维保公司或是托管给第三方公司。“比如省农科院小区,就是物业来托底61部加装电梯的维保工作。南理工小区部分单元已经在尝试15年全周期托管,或是按照一定年限托管。”周英明介绍,为确保加装电梯使用安全,从3月12日起,区增梯办组织开展加装电梯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指导各街道按照“网格化排查、清单化管理”的要求,重点聚焦2017年、2018年施工建设单元,全面排查、彻底整治,切实筑牢加装电梯使用安全防线。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23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出台第74号令《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明确要求电梯“属于共有产权的,共有产权人须委托物业服务企业、维护保养单位或者专业公司等市场主体管理电梯,受委托方是使用单位”。因此,2023年7月后,新增的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均不再登记在个人名下,而是可以登记在上述市场主体的名下。
玄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特设科相关人员表示,2023年7月以后的加装电梯由物业或企业作为使用单位负责电梯的维保,但是此前的多在个人名下,他们也在梳理全区加装电梯的情况,了解每部电梯现有的使用单位是谁。上述人员表示,电梯是特种设备,就像买车需要保养一样,电梯也需要定期维保。“我们印制了宣传手册,前往加装电梯小区宣传;建立三方议事机制,组织市场托管公司、业主召开居民大会,宣贯共有产权电梯市场主体托管政策。”相关人员表示,建议居民把电梯后续维保提前到加装建设环节一并考虑、筹措资金,同步托管给有资质的单位维保,这样居民可以省心安心,也能使电梯顺畅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