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地方上不少业务部门到企业了解年后复工复产情况,对“开门红”寄予厚望。我作为基层干部,也走访过一些企业,对企业的际遇和冷暖也就心中有数了。
不过有一件小事引发了我的思索。有一次,我和一位负责人去某家企业走访的时候,企业老板正在和外地客户谈判,忙得连午饭都没来及吃。我们发现会议一时半会还结束不了,便随即离开了。在车上,该负责人拿我遭到的“怠慢”说事,进行嘲讽,批评老板“不上路数”。对此我不以为然,老板或企业家忙是常态,就怕“闲”无事做。对于这次“闭门羹”,我并未感到不适,反倒觉得这个细节展现出生机。企业家真正忙碌起来抓生产,是政府所盼,社会所盼。对这种忙得顾不上接待的情况,基层工作人员不仅不该生气,更要多一点理解。
当然,这位负责人也是一时气不顺,并非有意找毛病。
由此想到,个别基层工作人员走访企业,虽然脚步到了,但身心却未必到位。有些走访活动,往往形式大于内容。但企业对此还不敢怠慢,总要精心准备会场,做好接待工作。这样一来,“牌面”是有了,但也造成了时间、费用等方面的资源浪费。至于一些人士在走访时喜欢“坐而论道”、空发议论,则也值得引起关注。
在我看来,走访企业也得提前备课、备好课。一要有的放矢,明确目标,尽量短平快,节省时间和精力;二要懂点企业管理常识,懂企业心(所求所盼所困所烦),不要言之无物、言不着调;三要有平常心,不要有高高在上的想法,要有甘做小学生的谦逊意识。改善营商环境先从政府工作人员做起,如何做?摆正心态、做好服务是前提。
扬州 李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