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教育·人才

探索“历学课堂” 走向“未来学习”

无锡市“未来学习创新基地”项目成果展示与研讨走进新安实验小学

推进“未来学习创新基地”项目建设,落实深度学习,奏响历学课堂“主旋律”。3月22日,上海世外教育附属无锡市新安实验小学承办市级“未来学习创新基地”项目课堂教学阶段性成果展示及研讨活动,通过课堂教学展示与专题研讨,探讨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新样态。活动由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新吴区教育局、上海世外教育集团、江南大学和无锡市各项目基地学校的嘉宾代表共同参与。

当天,世外(附属)新安实小展示了两堂观摩公开课。鲁晓丹老师展示《探寻作家的写作秘诀——四(下)第四单元“文学鉴赏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学习》一课,立足单元任务群,创设真实情境,充分利用“历学单”这一学习工具,实现课堂教学的结构化。沙琳老师展示数学《圆的认识》一课,依托“历学单”,组织小组学生通过实物观察、参与操作、练习设计、拓展创作等进行探究。两节展示课,体现了该校“深度学习,历学课堂”的理念,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钱逸舟对展示课精心设计的任务单作了点评。

“我们认为‘历学课堂’,是‘经历真实学习的课堂’,指向学生经历素养发展的学习全过程。”世外(附属)新安实小书记、校长承敏芳在项目阶段性成果汇报中说,2021年,学校申报和立项了《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历学课堂实践探索》项目,并成为无锡市“未来学习创新基地”项目的首批成员校之一。

该项目以“深度学习”“历学课堂”作为关键词,立足学生立场,将“教、学、评”一致理念下的学习方案作为主要结构形式,旨在探索能够实现深度学习、能够让学生经历素养发展全过程的课堂样态,从而实现学校课堂教学方式的真正变革。

项目立项两年来,该校以“学为中心、一课三学”方式,通过教学研讨、专家指导,构建指向深度学习的历学课堂初步形态,借助师生评价、反思实践等活动形成案例集,推动历学课堂的普及,落实新素养环境下学生深度学习的目标。

世外(附属)新安实小探索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历学课堂样态,呈现“学为中心”的课堂变革,至今组织了有关培训23次,举办了语数英等学科参与各级各类课堂展评活动,包括市、区级展示课100多节,市、区级优质课获奖60多节。

“未来学习创新基地”项目是近年的重点打造项目,目前无锡共有40所小学在探索这种课堂教学新样态。该院副院长钱阳辉称赞新吴区“三全两新”历学课堂积极向纵深推进,其中世外(附属)新安实小“深度学习、历学课堂”的主题研究,在世外集团的助力下,不断深入,一种新型教育样态在新吴区老师的课堂中逐渐形成。 周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