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大江苏/拍案

盐城五条岭烈士陵园 23名灌南籍烈士与亲人“团聚”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殷开军 孙荪 潘发如 记者 王晓宇)“您长眠在外76年,今天终于找到您了,您回家吧!家里人都想您呀……”78岁的陆庆英老人趴在烈士陆月钊墓碑前痛哭不已,对父亲76年的思念之情像奔涌的潮水,无法抑止。清明前夕,长眠在盐城五条岭烈士陵园的23名连云港灌南籍烈士终于盼来了与亲人的第一次“团聚”,这一刻,他们足足等了70多年。

1947年12月,盐南阻击战在以伍佑为中心的盐城盐南地区打响,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2000多名战士血洒沙场。由于条件所限,战事紧张,2000多名烈士的遗体只能以叠葬的方式安放在挖好的五条沟内,堆成五条长岭,民间称作“五条岭”。

经过多次烈士寻亲,连云港市灌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帮助长眠五条岭的多名灌南籍烈士找到亲人,这些烈士牺牲时间在1947年和1948年,受条件限制,多年来,亲人一直无法找到他们的具体安葬地点。3月29日上午,连云港市灌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部分烈属代表来到盐城五条岭烈士陵园,开展“为烈士寻亲 助烈属圆梦”活动,祭奠埋骨他乡的烈士英灵,祭拜长眠于此的23名烈士,这也是他们牺牲70多年后,与亲人的第一次“团聚”。

“77年了,终于找到父亲的安葬地,今天特地带来一些家乡的土,撒在墓地,希望父亲能够魂归故里!”79岁的老人黄运美是烈士黄兰慕的女儿,当年父亲离家的时候,她还是个懵懂孩童,如今已是垂垂暮年。“父亲牺牲时,我才两岁,家人只知道他牺牲在盐城,不知道具体埋葬在哪里,奶奶带着我们母女四处托人打听都没有找到,最终带着遗憾去了,我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奶奶。”

黄兰慕烈士是灌南县新集公社大元大队高前庄人,他是家里的独生子,牺牲时只有27岁。“父亲牺牲后2个月,妈妈生下了弟弟,这么多年,我和弟弟一直在寻找父亲的下落,去年,75岁的弟弟生病去世了。”黄运美含着泪说。

烈士高立枢牺牲时还没有成家,当天,他的侄儿高井龙用红布包裹了家乡的黄土撒在叔叔的墓碑前,让烈士魂归家乡。

“从记事起,就经常听爷爷和父亲讲,我还有一位小叔,1947年参加革命牺牲了,具体情况及小叔牺牲后葬在哪里他们也不知道。找到小叔的长眠之地也一直是我们全家人的心愿,爷爷去世前还一直念叨着他,希望我们能找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