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南京眼/特别报道

南京出台一揽子惠民殡葬政策

切实减轻群众丧葬负担

市民文明祭扫

清明期间,不少市民的目光除了集中在文明祭扫缅怀上,还关注着惠民殡葬的相关政策。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京市积极回应民生关切,陆续出台一揽子惠民新政,殡葬服务政府买单的政策从覆盖低收入人群向适度普惠性改变。同时,在强化殡葬法治建设,保障群众基本殡葬权益基础上,服务越来越规范,也更加个性化、人性化、多样化。

通讯员 马卉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项凤华 徐苏宁/文 赵杰/摄

免除基本丧葬费,市民“身后事”政府来买单

家住南京鼓楼区的刘燕燕(化名)是低保户,今年3月初,88岁的婆婆因病去世。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伤心之余,刘燕燕全家陷入深深的忧虑之中。他们知道办理丧事往往费用不菲,光是骨灰盒的费用就高达数千元,这对于他们家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正当刘燕燕担心时,社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她详细解读了南京市实施的惠民殡葬政策。工作人员告诉她,政府已经承担了遗体接运、遗体冷藏、遗体火化以及骨灰寄存等殡仪基本服务项目的费用。

得知这一消息后,刘燕燕心中的重担顿时减轻了许多。在顺利办完婆婆的丧事后,刘燕燕深有感触:“虽然人已经走了,但政府的惠民殡葬政策却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实实在在的帮助,减轻了我们的经济压力。”

据悉,为保障社会低收入群体“逝有所安”和满足市民丧事简办的需要,南京殡仪馆推出千元办丧事服务套餐,所有南京市民以及外地来宁人员均可以自主选择千元办丧事服务。不仅如此,2011年、2012年南京市相继推出惠民殡葬减免政策,将免费人员从困难群体、重点优抚对象扩大到不享受一次性丧葬费的所有市民和驻宁部队现役军人;免费项目从遗体处理延伸到骨灰处理,并将生态殡葬与惠民殡葬工作相结合。

南京市殡葬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保基本,兜底线”的原则,“十四五”期间将推进基本殡葬服务均等化,力争实现基本殡葬服务项目全面普惠。

健全基本殡葬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殡葬权益

这些年,南京市殡葬部门为逝者家属考虑,推出很多个性化便民服务举措,如开通24小时专线电话96444、馆区免费Wi-Fi、微信公众号“宁思念”业务办理等便民服务,使市民治丧更为便利。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96444殡葬服务专线集自动、人工服务于一体,提供24小时不间断、全方位的殡葬服务。主要服务内容包括:各类殡葬问题、政策法规咨询;全市各殡葬服务机构电话查询;集体江葬、江祭活动报名及咨询;南京殡仪馆遗体接运服务登记、业务咨询以及投诉举报等。

在做好便民服务的同时,南京市殡葬部门还陆续推出故人沐浴、女子化妆、殡仪馆守灵等个性化服务,最大程度体现殡葬服务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性关怀。

有市场就要守规矩,就要重监管。据悉,为健全基本殡葬服务体系,完善监管体制和机制,今年3月南京市民政局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区要通过现场指导、发放提醒告诫书等方式,加大殡葬服务政策宣传力度,提升社会殡葬服务机构对相关政策的知晓度。督促社会殡葬服务机构对所销售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全部进行价格公示,提升殡葬服务价格透明度。同时开展殡葬市场联合检查,严厉查处制造、销售封建迷信丧葬用品,不按规定接运遗体,不按规定明码标价,误导、捆绑或者强制提供殡葬服务并收费等违法行为;对拒不改正、情节严重的,将作为典型案例予以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