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副刊

吃鱼

□宜兴 张璐瑶

宜兴是鱼米之乡,冬天里一碗萝卜丝冻小鱼或者雪里蕻腌菜冻小鱼是最好的下饭菜。尤其是在早晨,一碗热气直冒的泡饭,就着一盘雪里蕻腌菜冻小鱼,那味道真是极致的好。

年幼时,我就特别喜欢吃鱼,各种鱼、各种烧法的鱼我都喜欢。祖父会捉鱼,春天的时候,他用腰兜网撒网捕鱼;夏天的时候,他下河摸鱼,还用钩子在田间钓鳝鱼;秋天的时候,他用丝网排在河里网小鱼;冬天的时候,他把网结成的长方形笼子丢进河里,一头用绳子系在河边的柳树上,过个两三天,捞起来,总会有许多的小鱼和小虾在里面。

祖父不仅会捉鱼,还善于烹饪,我特别喜欢吃他做的小鱼小虾。用丝网网住的通常是长长的餐鲦鱼,治好这样的鱼很容易,用手在鱼头下面的鱼肚上一掐,挤出苦鱼胆和鱼肠子,洗干净,放盐腌一下,放太阳底下晾干水分。起油锅,打蛋液,把餐鲦鱼在蛋液里滚一下,立即下油锅炸至金黄,捞起,放进有葱姜蒜的醋液里浸泡。可以直接用手捏起一条,放进嘴里,酥、脆、嫩、鲜,美味从舌头一直卷进胃腔里。

萝卜丝冻小鱼,做法说简单也简单。那种“鸭蛋”萝卜是最好的,在田地里连叶子拔回,在河埠头把泥洗掉,回家把叶子去掉,在清水里过一遍,用刨子刨成丝,在滚水里汆一下,捞起来沥干水备用。小鱼要在锅子里多烤一下,两面都差不多金黄的样子,放几滴白醋,再放盐、糖、酱油、醋、料酒,当小鱼“喝”足了这些调料时,放入萝卜丝,稍微翻炒一下,加入开水作汤,汤汁翻滚后,改小火慢煨,待汤汁渐收时,要注意的是汤要稍宽些,因为没有汤汁的冻小鱼是干巴巴的。烧鱼,葱、姜、蒜当然是少不了的,萝卜丝小鱼出锅的时候,再撒上一把碎香菜,看起来会更开胃。宜兴的大冬天,做好的萝卜丝小鱼是不用放冰箱里的,放桌上五六个小时后,铁定冻成。

除夕宴上,一道红烧鱼是家家必有的。年少时,祖母会端上一盘红烧鲤鱼,鲤鱼跳龙门,多吉利。祖母说,吃鱼的时候,只能吃鱼身体,而且不能翻动鱼身,鱼头和鱼尾要保持完好,年初一吃午饭时,还要端桌面上亮相的,寓意是“年年有余”,年头余到年尾。现在,好像鲤鱼见不到了,母亲就用红烧鲫鱼或者鳊鱼替代。祖母在世的时候,红烧鲤鱼这道菜,必定是她亲手制作,虽然味道或许不如祖父做得好,但是她还是坚持,她说,鲤鱼在治的时候,一定要先在鱼头和鱼尾部分先切一个小口子,扒开口子,里面有根鲤鱼筋,轻轻地抽出来,抛弃掉,不然做出来的鱼,味道会腥臭。年宴上的红烧鱼,味道不一定多么好,但我一定下筷子吃两下,因为长辈们说,多吃鱼肉的孩子会很聪明。

喜欢吃鱼的人,鱼汤这道美味是绕不过去的。宜兴的河湾、池塘或者是沟里,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鲫鱼的影子。鲫鱼炖了汤,那个鲜香哟。母亲做的鲜鱼汤,鱼、汤、配料、熬制,都是有讲究的。只见她不慌不忙地燃了火,把锅烧热,放姜片等烧辣,鱼下了锅过了油,把热的肉骨头渗上,炖上一刻钟左右,出了锅,一把小葱花或芫荽撒下去,香,那是真香,隔好几间屋都能闻到。母亲说,做鱼汤最忌讳的是用冷水渗汤,还有就是没渗汤前不能放盐,不然鱼汤不容易白。尤其是在这样的大冬天里,一碗喝下去,暖身呀,这日子就颇有点神仙的味道了。

一盆萝卜丝冻小鱼,一碟糖醋油炸餐鲦鱼,一盘红烧鱼块,一碗鲫鱼汤,这会儿在桌上摆齐了,属于宜兴乡间最真实的鱼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