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南京眼/人物

“法桐果毛飘絮预报”上线

可查看74条道路逐小时预报

夜间“吹冲扫”作业 南京市绿化园林局供图

法桐果毛飘絮预报页面

果毛掉落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赵杰 摄

扫码看视频

人间四月天,万物蓬勃生长。随着气温上升加上风大,在南京街头,法桐成熟的果毛被风吹得散开,有时“迷”了行人的眼。4月9日,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召开2024年主城区法桐果毛飘絮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24年法桐果毛飘絮预报系统于当日正式上线,市民可以在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官网、官微及江苏气象官微查看74条道路的实时飘絮情况,合理规划出行路线。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卢河燕

“吹冲扫”组合,夜间错时吹絮

进入果毛飘絮预报系统,可以查看附近区域24小时内逐小时精细化飘絮预报、72小时内的逐3小时趋势预报,以及各路段飘絮等级实时信息。南京主城现有各类行道树44.2万株,其中法桐8万余株。以法桐为代表的林荫大道不仅是南京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更是一张亮丽的绿色名片。

“最近天气热,毛絮絮好像又来了。”这几天,不少市民发现,一到春天,让人有点烦恼的毛絮絮又出现了。南京法桐以二球悬铃木为主,一般每年四五月,随着气温上升,悬铃木的新叶生长,往年成熟的果实开裂、脱落,黄色的果毛随风飘落。要是气温20℃以上、天气干燥、风力较大时,行人能明显感到空气中有果毛在飞舞。

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震介绍,近年来,南京不断探索总结法桐飘絮治理新措施,形成了“吹絮、控絮、防絮”法桐果絮综合治理模式。

其中,夜间吹絮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被证明是良好的物理治絮方式,今年继续指导各区采取雾炮车吹絮、洒水车冲絮、扫地车扫絮的“吹冲扫”组合治理模式开展夜间治理工作。今年主城区共计划治理道路200余条、法桐48000余株。各区组织作业人员开展作业培训,并根据去年法桐修剪更新情况,科学排定治理路线。

根据气候条件及树木实际生长情况,今年4月3日南京主城已经全面启动了夜间治絮工作,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官网发布了启动治理的公告及近期各区治理路线和时间计划。比如,4月9日晚上10点到次日凌晨3点,秦淮区治理虎踞南路、汉中路、丰富路、瑞金路等;晚上9点到次日凌晨2点,玄武区治理中山路、玄武大道、环陵路、龙蟠中路等。

长效常态实施控絮修剪,促进健康生长

对法桐适当修剪,有效控制树木生长高度,降低来年球果基数及飘絮量,提高春季果絮治理的成效。2023年,南京共完成2356株法桐行道树常态化消险修剪,涉及道路62条。

吴震介绍:“为更好地保护法桐行道树,促进树木健康可持续生长,今年将进一步优化完善法桐行道树常态化消险修剪工作机制。”年初发布了《南京市悬铃木行道树保护和有机更新技术导则(试行)》,进一步规范指导各区因地制宜、科学适度开展法桐保护及更新工作。同时指导各区按照相关技术要求规范持续开展法桐行道树常态化消险修剪,有效减少法桐飘絮,降低树木安全隐患。

增设微气象站,防絮预报更精准

“与往年一样,我们将对主城法桐行道树较多的道路果毛飘絮程度进行播报,市民可以通过系统查看出行路段的实时飘絮情况,结合飘絮预报合理规划出行路线,减少飘絮影响。”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城市绿化管理处处长臧廷亮表示。

在提升飘絮预报精准度方面,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工程师姜荣升告诉记者,今年在中山北路、黄埔路、解放路3条飘絮观测路段增设了3个微气象站。“微气象站能够精准采集到目标道路的空气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和气压等气象要素,此类精确到道路的气象监测数据相较于站点气象数据和网格预报产品更为准确,为构建飘絮与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提供必要的数据储备,从而进一步提升飘絮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南京还不断更新系统树木基础数据。根据2023年各区法桐树木动态修剪情况,对法桐飘絮预报系统内涉及的道路法桐基础数据库更新,进而调整数据模型,使得飘絮预报更贴近道路实际,预报更精准。

绿化园林部门建议市民,特别是一些敏感体质的市民在法桐飘絮期加强防护,戴好口罩。毛絮入眼不能用手揉,需用清水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