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2日,重庆,我有幸在自家楼顶欣赏到人生中第一场日全食。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白天突然变为黑夜,月球将太阳遮住,贝利珠和钻石环就出现在天空中。那是一种难以言喻、震撼心灵的美……”时隔近15年,戴建峰回忆起初次观赏日食的经历,依然难掩激动。2024年4月,他从家乡飞赴12000公里外的美国,追逐2024年唯一一场日全食,作为一名职业天文摄影师,他已是第5次拍摄日全食。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是钟寅
彻夜守候,只为拍下从星空到日食的变化
美国缅因州一处湖泊前,戴建峰把随身携带的摄影装备一一铺开。“两个长焦镜头接赤道仪,它们的任务是拍摄日全食的特写照片和视频。有一台相机接广角镜头,拍摄全天从星空到日食的变化,要拍摄20个小时。还有一台相机,是用来拍摄日食的‘葫芦串儿’……”为了这次日全食,戴建峰在设备、行程、拍摄方式等各方面做足了规划,但天文摄影讲究一个“缘”字,哪怕摄影师做足准备也得天气配合。
这次美国之行,戴建峰遇到一点小小的坎坷。他最初的计划,是在得克萨斯州的美墨边境拍摄,那里是戈壁荒野,气候相对干燥,空气能见度也较为理想。可没想到,偏偏这次美国南部迎来了阴雨天气,他只得临时改变行程,来到了缅因州。“缅因州这边天气不错,感谢老天垂青,让我们能欣赏到宇宙的奇景。”
在日食来临前夜,戴建峰来到一处小湖边,找到了适合拍摄日食的位置。此时,当地最低气温接近零摄氏度,湖边尚有未融化的积雪。拍了一宿星空,他的相机镜都挂上了一层白色的霜。在日出后,气温才渐渐升上来,越来越多人来到湖边,纷纷架起了相机等待日食来临。看着万里无云的天气,戴建峰的心里也充满了期待,“如果能在日食阶段,有一颗彗星划过,那同框画面就太美了。而且,我们现在处于太阳活动的峰值年,日全食应该也会比其他时间应该会更壮观一点,因为日冕会显得更长。”
直到中午时分,日食终于来临,天色渐暗下来,太阳一点点消失在阴影中。戴建峰非常清楚,这次日食持续时间不到4分钟,每一秒都非常宝贵,必须争分夺秒操作多台设备,尽可能多视角记录下奇景。
直到太阳完全被黑影笼罩,只有一圈细微的“金边”露出来,“食甚”阶段来临。接着,月球继续挪动,一颗光珠从“金边”上亮起,刹那间天空像是悬挂着一枚美丽的指环。一时间,戴建峰身边的人群有人惊叹、有人欢呼,周围响起一片相机快门的咔咔声。
南下海岛,远赴沙漠,只为逐日
Eclipse Chasers是天文摄影圈对日食爱好者的称呼,直译过来就是“日食追逐者”。
戴建峰自从成为天文爱好者后,一直痴迷追逐日食。2016年,他去了印度尼西亚的特尔纳特,在热带海岛拍摄日食;2017年又有日食来临,他这次奔赴美国俄勒冈州拍摄;2019年,他深入智利的阿塔卡玛沙漠拍摄日食。
“智利这次拍摄非常难忘,不光是拍了日食,还在沙漠里拍摄星空。后面还去了智利的复活节岛,拍摄了巨石像与银河的同框合影。”戴建峰说,每一次拍摄都是探索未知,有一种“扑朔迷离”的期待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天气会有什么变化,过程可能很折磨人,但看到宇宙的震撼奇观,总会觉得这是非常难得的馈赠,内心涌起一种喜悦感。
职业天文摄影师,在外人看来或许是非常“高大上”的行当。但只有真正热爱的人,才能支撑自己在职业道路上前行。最现实的问题就是钱,每一次出行的花销都挺大。就以这次美国的拍摄为例,戴建峰粗算一下,大概花了3万元。“天气变化,经历了临时转移,原先订好的车、房、机票都要取消,这损失就不小。”
职业天文摄影师如何谋生?“星星、太阳是不会给钱的。”戴建峰笑道,平时收入一方面是出售图片版权的稿费,另一方面是做自媒体变现的收入。刚入行时,他的收入也很少,2016年在泰国拍摄时真正“穷游”,一个月只花了3000多元。直到后来,他的自媒体号“Jeff的星空之旅”渐渐火了,才有了经费能去更远更多的地方拍摄。
2035年,最值得期待的日食
“太阳的直径是月亮的400倍,而它距地球的距离正好也是月亮的400倍。只有这些巧合都发生,才能看到日全食,真的非常难得。”戴建峰介绍,发生日食时,由于月亮的影锥又细又长,所以当它落到地球表面时,所占的面积很小。就以这次日食为例,日全食带宽度大约只有200公里。如果不想离开家乡,静待日全食来临,人的短短一生最多只能遇上寥寥几次。想多拍到日全食,必须满世界跑。
下一次日全食将会在2026年来临,戴建峰已经在摩拳擦掌,届时冰岛、西班牙都能看到。2027年,他还期待着去埃及拍摄日全食,古老的金字塔与日食同框的画面,想象一下就让人充满期待。
中国境内何时能看到日全食?戴建峰介绍,2034年3月20日,日全食,西藏北部、青海西部可见全食。2035年9月2日,日全食更值得期待,这次日全食带将扫过我国北部很多地方,在北京就能看到日全食,全国大部分地区也都能看到日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