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副刊

匠心

□湖南张家界 朱凤英

夜幕四合,我结束采访后返回新居。还未进门,便看到有一束光从二楼窗户射出。我疑惑着上楼,原来是安装工人甄师傅正在加班赶工。

“甄师傅,还不休息吗?”我先生微笑着问。“不急,确定完把手位置,就走。”他扭头望我们咧嘴笑笑,将铅笔夹在耳后,又去安装包里取出尺子,在柜门上比画着找点。

看他忙碌着,我和先生就四处看看。我打开手机手电筒,昏黄的灯光泼洒在乳白色门板上,伸手轻拭,指腹霎时感受到一股柔滑的细腻。旁边的书柜是原木色柜体,搭配深灰玻璃门,穿插了两条竖敞格。若干错落隔层陈列眼前,既能藏书,也可摆艺术品,看上去高端又实用。片刻间,我不禁对这位安装师傅的手艺由衷钦佩。

折返时,甄师傅仍在柜门上仔细地比画把手位置,反复测量,再三调整。“甄师傅,这定位看起来差不多就行了,用不着这么精确吧?”我好奇地问道。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认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有时候虽然看起来差不多,但细微差别会影响整体的美观和实用。我们做安装的,要为客户着想,尽可能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最好。”说完,他左手紧捏尺子,右手轻握笔杆,在柜门上精准地画下每一个记号。每完成一扇,又迅速移至下一扇,动作流畅而熟练。随后,他端起钻孔机,一阵轰鸣过后,柜门腰便精准长出一排圆溜溜的孔眼,酷似列队的小士兵。

受倦意侵袭,我忍不住紧催:“收工吧,明天继续!”“装上把手看看效果。”他仍不急不慢地拿起一个云朵状把手,微微皱眉,专注地盯着柜门上的孔眼,轻轻旋转着把手,试图找到最佳角度。终于,他满意地点点头,将把手稳稳地塞进孔眼,然后用力拧紧。如此,拧紧一个,再拧一个,直到所有门腰都翩飞白云。我抬眼一看,真是画龙点睛,这门把手一装,整个柜子就活了。白门配浅粉敞格,长门缀云朵把手,清新,素雅,精致,养眼。

“白把手虽不经脏,却挺好看。”装毕,甄师傅望望自己的杰作,满意地点点头。随后,端起保温杯仰头呼呼猛倒,三下两下,咕噜咕噜,一杯茶便一饮而尽。彼时,灯光下的柜门闪过一条曲线,是他喉结蠕动时画下的。

不得不说,这个安装小哥很敬业,也很专业。他话语不多,属实干派。每次进场前,都会发消息告知工程进度。家装这活计劳心费力,而我家装潢未外包,只请了现场监工,常得亲历亲为。我们上班时,不免一心挂两头,如今有了他的匠心,放心很多,也很温馨。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像甄师傅这样的工匠们或许并不起眼,但他们就像星子、水珠和沙砾,虽然微小,却散发着独特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