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草绿,又到一年清明时。清明,是天清地宁、天人合一的时节,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近期,丽华新村第三小学烘焙社团的小伙伴和五六年级的同学,追溯清明起源,寻味传统文化,一起开展清明传统文化活动。
青团,这道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小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天,我尝试亲手制作青团。青团的内馅丰富多样,有红豆、芝麻、花生等。
制作青团的过程虽繁琐,却充满乐趣。首先,浸泡蒸煮糯米,准备馅料。随后,捣碎糯米,加入绿色植物汁揉成面团。再将面团搓圆,挖洞填入馅料,捏紧封口。最后,上锅蒸半小时,青团便大功告成。其口感香甜软糯,外观晶莹剔透,令人垂涎。
制作青团需要耐心与细心,每道工序都需精益求精。青团寓意团圆与美好愿望,品尝青团时,更添家庭的温馨与和睦。
通过这次尝试,我对青团有了更深的了解。制作青团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对家庭团聚的珍视。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也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
五(3)班 谭晨曦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人们扫墓、踏青,也制作青团。青团外表翠绿,内馅丰富,清香可口,深受人们喜爱。
今天,在烘焙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开始动手制作青团。我们准备好糯米粉、艾草汁和各种馅料。将糯米粉与艾草汁混合,搅拌均匀,分成小块。然后,将馅料包入糯米粉团中,捏成圆球状。
放学后,妈妈帮我蒸青团。锅盖一揭,清香四溢,青团圆润饱满,诱人至极。我夹起一个,轻轻吹散热气,品尝起来。那软糯滋润、鲜香爽口的口感,让人陶醉。
做青团不仅是制作美食,更是体验春日的美好。我们感受春天的气息,享受亲手制作的乐趣。青团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3)班 高晨雨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提到寒食节,人们总会联想到紧随其后的清明节,以及那美味的青团。在雨荷食育工坊里,我们亲手制作青团,绿色的面团在手中翻滚,紧紧包裹住棕红或橙红的馅料。看着那可爱的样子,闻着那诱人的香气,就足以让人垂涎三尺了。更何况是等到蒸熟后,一个接一个地品尝呢!
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还聆听了同学们讲述的清明节故事。从清明的由来、诗词到习俗,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清明趣课堂”!六(1)班 杨睿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