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由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主办的“回故乡——霍刚艺术大展”在金陵美术馆开幕。
霍刚,1932年出生于南京,1964年前往意大利常年旅居,直至2014年回国定居。此次霍刚把有生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回顾型个展献给了故乡南京。展览展出霍刚从1954年至今的重要作品101件,凝结了他70余年在艺术上的探索,从超现实到抽象几何,作品在颜色、线条、空间与造型之间灵活调度,简约又蕴含诗意,潜藏着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才有的能量。
南京书画院院长、金陵美术馆馆长刘春杰主持本次展览开幕式,他邀请嘉宾、观众在现场大屏幕上欣赏了霍刚曾于1993年回南京时留下的墨宝,现收藏于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霍刚先生颇为意外,他没想到自己的作品被家乡如此珍视。
开幕式上,南京艺术学院原院长、江苏省美协副主席刘伟冬在致辞中说:“霍刚的作品让我眼前一亮,他作为华人中最早涉及现代艺术的艺术家,通过符号表达了他对艺术的理解,虽然画面简单却内涵丰富。霍刚先生几十余年坚持这种艺术表达令人动容,值得我们学习。”
霍刚的老友、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美术史论家左庄伟说:“霍刚的画中,包含了中国的、东方的、传统的东西,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在作品中是挥之不去的。另一方面就是西方工业文明,他在米兰住了很久,意大利是西方文明成就很高的国家。他把中华的艺术精神和西方的现代艺术表现结合在一起。所以,霍刚从金陵艺术的高峰中走出去,和西方文明结合,构成了他的艺术衍生,他是值得研究载入史册的艺术家。”
霍刚作为本次展览的主角向现场来宾致答谢词:“我虽在意大利多年,但一直挂念故乡。今天能有机会来办展,感谢金陵美术馆和采泥艺术的团队帮我推进。”
92岁的著名艺术家夏阳先生盛情邀请现场观众关注作品,从作品中感受霍刚的艺术理念。
随后,霍刚向金陵美术馆捐赠布面油画作品《抽象2017-016》,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书记程峻接受作品,南京书画院副院长、金陵美术馆副馆长韩非颁发收藏证书。
热烈的气氛中,中国画学会创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高云宣布展览开幕。开幕式结束后,嘉宾在主席台合影留念。
紧接着,霍刚艺术对话会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启。不设主题、不拘形式,嘉宾们惬意畅谈,丁亚雷、刘玉龙、顾丞峰、杨耀宁、王焜生、王昊分别从独特的角度发言。他们高度评价了霍刚的艺术,认为“霍刚顽强的坚持不懈的艺术追求和信仰,坚持童心和至上主义的标准状态非常难得。”
本次展览的主人公霍刚谈及创作时说:“要丢掉包袱,坚持自己的道路,从一而终。我只是在画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向先进的方向去努力。”
刘春杰院长总结说:“就像在展览前言中所写的,霍刚的艺术闪耀着异样的光,是刺破江南青绿的璀璨。这让我们受到了鼓舞,南京需要这样的璀璨,需要这样的展览,在艺术生态里掀起一片涟漪。”
进入耄耋之年的霍刚依然保持着不断进取、勤奋不辍的艺术奋斗精神,也为此次个展挑战大尺幅创作。他不断地拓宽艺术视野和视觉语言,如宇宙边界一般无限推展。这位“90”后艺术家用他青春且蓬勃的创作告诉人们,形成代沟和障碍的不是时代,而是思想,对于保守者具有启蒙意义,对于观众具有开阔视野的作用。
展览在金陵美术馆一号厅将持续展到5月27日。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卞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