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用气,更是民心用气,当以公开透明、公信诚实为原则,丝毫容不得模糊地带的存在,更容不得“悬疑剧”“惊悚剧”“荒诞剧”的存在
近期,燃气表更换引发的计量收费问题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据报道,多位重庆市民反映燃气表更换后天然气用量大增导致费用翻倍,有市民表示家里今年3月份的燃气费用增加了5倍多,更有甚者,有市民发布视频显示小区停气后打开水龙头,燃气表仍在转动。群众将此类现象称之为“换表快跑”。
面对“燃气表失准”之说,重庆燃气集团予以否认,坚称该公司“新更换的气表均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并具有检定合格的标识”,并就气费变化给出包括“旧表数据上传晚了两个月”在内的多条理由,但并未令群众信服。
恰此时又传消息:2023年第四季度,重庆燃气营业利润增1127%,净利增824% 。网友不禁吐槽:气没增长多少,价格没涨,盈利却大涨,这能量不守恒吧?
这场碰撞形成一个特别的舆论场,就连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也发布题为《市民质疑“换新表后燃气费大涨” 舆论漩涡中的重庆燃气当如何破局?》的文章,予以关切。在这种情况下,4月13日,重庆召开燃气计量相关情况新闻发布会,表示联合调查组已经进驻相关燃气企业开展调查工作。截至4月12日,共受理咨询和投诉7362件,目前正在有序核对和处理之中。
不独重庆,已有多个地方有群众反映类似问题。譬如在四川,多个城市的居民亦为此投诉。证券时报报道称,有成都网友称房子1年没住人,却出现了燃气费用及违约金。另据报道,4月13日,成都某小区一位业主发现,家中燃气表更换20天后,账单突显欠费一万七千多元,而该业主此前缴费记录均显示正常。群众反映的情况,部分获得官方回复:留言已转交给相关机构进行处理。
目前,重庆有关方面的调查尚未出来结论。而比照重庆情况,就四川等地的舆情发展而言,亦有加以正视、尽快揭开气费“悬疑”的必要性。
民生用气,更是民心用气,当以公开透明、公信诚实为原则,丝毫容不得模糊地带的存在,更容不得“悬疑剧”“惊悚剧”“荒诞剧”的存在。
换表代表着技术的升级,技术的升级理应带来更为直观、科学的计量收费结果。反之,如果换表之后,造成大面积的“费用翻倍”情况,再以偶然性的、表层性的理由来回应,那就只会造成更大的信任危机,对民心民利造成更大的伤害。
当此之时,地方政府需要看到这场争议所牵连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更需看到迅即、果断解决这场信任危机的重要性。
天然气闪烁的星星点点,看似小事,实则是“天大的事”。实话实说,群众面对气费诡异状,个体维权乏力,唯有将希望寄托于政府介入,给社会一个负责任的交代。此时地方政府的表现至关重要。重庆所言“市委、市政府将坚决维护市民的合法权益”,表现出政府心系群众、为民撑腰的态度和决心,令人欣慰。这也为其他地方处理相关问题“打了样”。
涉及燃气表计量收费的技术事项较为清晰,查清原委并不难,难的是下决心。现代快报/现代+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