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小记者

“炭”索被时光储藏的颜色

芙蓉小学开展非遗主题科普活动

陶老师指导小记者体验炭精画

为了让小记者们了解非遗炭精画这门古老的艺术,快报小记者工作室邀请常州炭精画非遗传承人陶通老师走进芙蓉小学,为大家讲述炭精画的历史,传授非遗技艺。

我看着老师用棉花球蘸取五彩炭粉在纸上进行绘画,她时而轻轻拍打,时而打圈……没过多久,一幅逼真的画像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哇!这么出神入化吗?”我不禁跃跃欲试。我也像模像样地拿起棉花球蘸取彩色炭粉进行上色,还没接触到纸,粉呼啦呼啦地往下掉,我心里还暗暗得意:“我简直是绘画小天才!”可是定睛一瞧,该涂色的地方没有色,炭粉跑到隔壁去了,我泄气地一抹脸,谁料我对面的小伙伴哈哈大笑。原来我把炭粉弄脸上去了,此时的我已经成小花猫了。三(1)班 胡家铖 指导老师 莫金霞

一进入教室,我就被讲台上摆放着的几张黑白色的照片吸引住了。正当我疑惑时,陶老师说:“这不是照片,这叫炭精画。”什么是炭精画呀?我充满了好奇。课堂上,陶老师告诉我们,炭精画是把炭条压碎了,磨得非常细,以擦笔、药棉等工具,一层一层地描绘。炭精画细腻动人,层次丰富,立体感强,可以表现出人像的质感和神韵。接着,陶老师又给我们展示了几幅彩色的炭精画作品,每一幅都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哇,真是太神奇了!

体验环节,我拿着药棉,用旋转的方式蘸取炭精粉,小心翼翼地在画纸上涂抹着。我学着老师的样子,由浅到深,擦一擦,揉一揉。在这支特殊“画笔”的加持下,在我的全神贯注下,我的作品“出炉”了!三(4)班 奚佳尧 指导老师 陆叶

陶老师似乎看出我们的心思,细心地指导我们技法并开始让我们尝试和体验。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搓棉球环节。首先要搓一个不大不小的棉球。棉球太大,颜料会涂抹不均;棉球太小,颜料在画板上会抹不开。在绘画时,我们不仅需要搓棉球,还需要揉粉,在揉粉时,我们需要打圈旋转,一定要将粉揉开。而且在绘画时,老师还提醒我们尽量不要用嘴吹上面的炭粉。虽然我的动作不够灵活,技术不够熟练,但还是完成了我所画的小花。

四(1)班 严雯婷

我看着画,小心翼翼地涂了上去,手直发抖,腰也颤个不停,生怕往外多涂了一丝一毫。我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涂完了一个色块,一看,哎呀,只见颜色边缘歪歪斜斜的,一点都没有我心中想的好看,我有点泄气了。这时,我旁边有一位同学却说,这种手工制作痕迹的不完美就是炭精画的美丽之处,我听了若有所悟。是啊,作品和人一样,不可能十分完美,我们要学会与不完美和解,发现自然之美。再看看我的画,我顿时觉得歪歪扭扭的线条都显得可爱了许多。

四(3)班 胡恬橙